
【香港製造】80後麵包師傅變身小店老闆,靠創新突圍而出!
香港有麵包店愈開愈多,幾乎轉角就能看見一間,麵包是最常陪伴香港人的「精神食糧」,忙碌的時候咬個包,又解決了一餐。不過選擇做麵包師傅的香港年輕人並不多,80後青年阿康入行成為麵包師傅已經十幾年,現在還是一家港式麵包店的東主。
Photo from Presslogic
阿康入行超過10年,回想當初開始做麵包,是因為想學一門手藝,他自己也想不到,這會成為他的事業:「剛做學徒時,每天要4點起床,廚房好熱,薪金又不高,但當你產生了興趣,做出來是很開心的。」
阿康對做麵包有一份熱誠,由學徒做到上師傅。為了進修自己,他更到不同的麵包店打工,「麵包店來講,做過10幾20間,最後都希望開一間自己的舖頭。」於是,他更努力工作,籌集開店資金。大約3年前,他接手第一間餅店,改名「四喜麵包西餅」:「圖個意頭,希望『四喜』可以四圍都起!」
「四喜」位於荔枝角,門面看來平實親民,但客流源源不絕,來買的大多是街坊和在附近上班的白領。阿康希望為街坊帶來最新鮮、最地道、有別於其他麵包舖的港式麵包。
Photo from Presslogic
「我們出名的是牛角酥,主要賣點是新鮮。生麵糰會被取出來發酵,我們早一兩日就會預備定那塊麵糰,我們叫『摺酥』,可能昨天摺酥,最多都是賣一至兩日。」他表示,坊間有些麵包店會將麵糰放很久,口感便不如「四喜」的牛角酥新鮮。
Photo from Presslogic
除了賣港式麵包,阿康亦敢於創新;「四喜」自創了不少新款式,西蘭花鮮菇蛋餅、雜錦沙律,都是他們的招牌產品。「我自己覺得想突圍而出的話,就要不斷創新。」因為他們早前推出的「四喜月餅」大受歡迎,最近又推出新年禮盒「黃金餅」。
「『黃金餅』其實是蝴蝶酥,我們和師傅研究了10次8次,最後揀選了法國麵粉同法國牛油去「摺酥」,更鋪上一層花生醬,覺得這是最好吃的。包裝設計我們特地找了香港設計師,希望令更多人得到共鳴。」
Photo from Presslogic
由麵包師傅變身小店老闆,阿康坦言這條路並不易走,因為薪金未如理想,曾有一兩年感到迷失,想過轉行,最後他還是捱過來了。他希望能以自身經歷,鼓勵更多有志入行的年輕人:「現在很多年輕人入行後很容易放棄,不肯付出、計較。希望有心做這件事的人,可以盡量堅持到底。」
記者:張可怡
攝影:黃凱熙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