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BusinessFocus app
讓用戶減少使用手機的「矽谷產品設計倫理學家」,告訴所有人科技綁架的手段

讓用戶減少使用手機的「矽谷產品設計倫理學家」,告訴所有人科技綁架的手段

Tech
By Yeung on 13 Aug 2016

科技的進步不斷影響人類的日常生活,相信不少人每天都是機不離手,連吃飯時也要握著手機一直按。可是,大家有沒有想過其實自己正在被產品設計師控制、遭奪取所有注意力?前 Google 產品設計倫理學家 Tristan Harris 最近發表了一篇文章,解釋人類的心理弱點、以及如何被科技劫持。他更指:「如果你掌握了以下要點,操縱用戶就像彈琴一樣優雅簡單。」

Harris 花了 3 年時間研究如何利用產品設計,讓 Google 的 10 億用戶避免遭到科技技術綁架。他表示,產品設計師經常有意無意地利用使用者的心理弱點,從而操縱大家的注意力。因此, Harris 以此為切入點,向讀者解釋產品設計師的手段,讓大家再次思考自己是否已經誤入陷阱。

YouTubePhoto from YouTube

(圖為前 Google 產品設計倫理學家 Tristan Harris )

1. 控制選項列表,等於控制選擇

現今大部份人都在擁戴自由選擇的權利,卻忘記了其實所有選項幾乎都是由上層壟斷所制定。大家無法參與,也不能改變選項。即是說,無論用戶選擇什麼,產品設計師最後都是贏家。

Harris 舉例,某天晚上你和朋友出去聚會希望找個地方聊天,於是打開 Yelp (商戶評價應用程式)找到一列推薦酒吧;然後,你和朋友仔細查看每家酒吧的照片,討論哪個酒吧的雞尾酒照片更加吸引。

Yelp 透過這份菜單選項,以「哪張雞尾酒照片更加吸引」這個問題替代了最初的需求:「尋找地方繼續聊天」。因此,大家已經陷入了擁有所有選擇的假象。低頭看手機時,大部份人應該沒有留意對面街的公園有個正在演奏的樂隊,也錯過了街道另一邊提供可麗餅和咖啡的限時活動。

科技提供的資訊愈多,我們愈會產生這種假象:「手機給予大家最多最好的選擇」。通過陳列選項,科技操縱了大家對待選擇的方式;只要仔細查看那些提供的選項,就會發現這些選項與真實需求並不相關。

The Accounting Department IncPhoto from The Accounting Department Inc

2. 希望用戶上癮,就要變成一個老虎機

「隨機獎勵機制」就是老虎機吸引之處。它利用了人類的心理反應,當獎勵機率最不確定時,人們上癮程度便會最大化。當我們把手機從口袋拿出來,即是以老虎機查看收到了哪些信息;滑動 Instagram 頁面時,即是以老虎機查看哪些照片即將出現。

anfensi.comPhoto from anfensi.com

3. 利用人們對錯過重要事情的恐懼

Harris 舉例說明,大家一直沉迷社交新聞,害怕錯過哪個重要新聞故事,導致無法參與朋友間的討論。但是,一直活在錯過重要時刻的恐懼中,並不是應有的生活方式;試試關閉電源一天,就會發現自己其實不會錯過重要的事情。

4. 利用社會認同的重要性

每個人都希望得到別人認同,但現今社會的認同感卻掌控在科技公司手中。例如轉換 Facebook 頭像時,大部份人都會介意朋友如何看待自己的照片。 Facebook 讓轉換頭像狀態在朋友的動態消息中排列靠前、停留更長時間,使更多人點贊並評價,而大家便會馬上回到 Facebook 查看。

Ingredients NetworkPhoto from Ingredients Network

5. 掌握人性在社交方面的弱點

在日常社交中,互動是其中一個重要原素,我們必須回應對方,不然就會顯得自己沒有禮貌。 Harris 認為,這是人類的弱點,而某些科技公司正正利用了這個弱點,控制了不少人回應朋友的頻率。

LinkedIn 正是一個好例子,它希望讓用家盡可能給對方製造社交壓力,例如接受好友請求、回應訊息等等舉動,用戶不得不回到 LinkedIn ,亦因此停留在網站上更多時間。當用戶接受好友邀請時,不小心就會以為對方是在有意識的情況下邀請自己;可是,他們很有可能只是無意識地回應 LinkedIn 的建議聯繫人列表。

SweetPotatoPhoto from SweetPotato

6. 讓用戶持續消費,即使他們並不飢餓

康奈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教授 Brian Wansink 在他的研究中解釋,如果人們在喝湯時,有一個自動續碗的服務誘導人一直喝下去,相比正常的份量,人們可以多攝取 73% 的卡路里。

科技公司運用同樣道理,為了令用家持續使用服務,動態都被設計為自動更新,也會有目的地消除所有讓人暫停、重新考慮、或者離開服務的元素。例如 YouTube 會在倒數計時後自動播放下一段視頻,以防用家不再繼續看下去。

YouTubePhoto from YouTube

7. 隨時以最新消息打擾用家

科技公司清楚明白,相比那些滯後的訊息,最新消息更加能夠說服人們立即回覆對方。例如 WhatsApp 將訊息系統設定為隨時提醒新消息,而非幫助用戶保持專注。此外,當查看訊息後, WhatsApp 會自動告知對方,而不是讓人掩飾是否已讀;藉此增加大家的社交互動頻率,因為對方知道了,就更加不得不回復。

8. 將用戶需求和商業需求綁在一起

產品設計師會將用戶訪問軟件的原因,以及他們的商業原因綁在一起。 Harris 以 Facebook 為例,當用家想在 Facebook 上看看今晚有什麼新聞, Facebook 在用家看完動態訊息前是不會讓你接觸自己真正想看的消息,從而最大化使用者的消費時間。如果公司真的為了方便人們而設計,他們應該把用家希望看到的放在前列。

FastTrackPhoto from FastTrack

9. 把不利的選擇變得更困難

企業總是把有利於他們的選擇設計得更為方便,反之亦然。大家一直被告知,如果不喜歡某項服務,我們隨時能夠選擇不再使用;然而,事情卻沒有這麼簡單。例如,紐約時報讓用戶「自由選擇」是否取消訂閱,但卻不會在按下取消鍵後就直接取消,而是要在一定的時間內撥打電話去取消賬戶。

10. 利用人們無法預測點擊結果的弱點

這是一個名為「得寸進尺法(Foot-in-the-door technique)」的技巧,以銷售員為例,他們通常會提出一項小請求,然後加上更多不同要求,而幾乎所有社交網站都使用這種技巧。 Harris 認為,把選擇的實際代價呈現給用戶,讓人們可以做出有意識的選擇,才是對他們真正的尊重。

LinkedInPhoto from LinkedIn

以上是 Harris 舉例的 10 個科技綁架的手法,然而這樣的手段還有不下千種。他認為終極自由是思想自由,我們需要科技幫助,從而自由地生活、感受、思考、以及行動;產品設計師亦應該像保護私隱或其他版權一樣,保障用戶的時間與權益。

資料來源:Medium

🏆 立即報名「中小企卓越成就獎2024」

【了解更多最快最新的財經、商業及創科資訊】

👉🏻 追蹤 WhatsApp 頻道 BusinessFocus

👉🏻 下載 BusinessFocus APP

👉🏻 立即Follow Instagram businessfocus.io

最新 金融投資熱話專頁 MarketFo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