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盤點林鄭月娥首份施政報告,3分鐘看懂房屋經濟民生3大新政策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剛發表任內首份施政報告,而經濟發展、房屋政策及交通津貼這三個範疇更是報告重點之一。究竟林鄭今次有何建議?以下懶人包讓你一看就懂。
經濟發展
- 加強「一帶一路」建設及「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機遇,並盡快與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簽署香港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全面協議。
- 建議將企業首200萬元利得稅率降至8.25%,及後利潤則會按標準標準稅率16.5%評稅
- 建議首200萬元合資格科企獲300%扣稅,餘額獲200%扣稅,以推動企業投資科研
- 將與其他稅務管轄區簽訂全面性避免雙重課稅協定的數目增加至50份
- 計劃在泰國增設東南亞國家聯盟(東盟)第三個經貿辦
- 鞏固雙邊關係,包括於今年11月與東盟簽訂自貿協定及投資協定,並會和澳門於今年內正式簽署《港澳CEPA》的自貿協定
- 拆卸灣仔北會展中心毗鄰的三座政府大樓重建,連結成為可互相通達的會展新翼,並新增23 000平方米會展設施面積
- 將於下個財政年度發行綠色債券,推動投資者透過香港的資本市場為綠色項目進行融資
- 研究把更多不同的投資產品納入雙向互聯互通機制,如把交易所買賣基金及債券通擴展至「南向通」
- 推出「快速支付系統(Faster Payment System)」
房屋政策
- 剛成立的「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會檢視不同土地供應的選項,以訂下長遠政策
- 建議大量增加「綠表置居計劃」(「綠置居」),以騰出出租公屋單位給有需要的市民
- 要求房委會將「綠置居」恆常化,料明年底能把沙田、火炭合共4 000多個新公屋單位轉為「綠置居」出售
- 建議房委會將「白居二」計劃恆常化
- 將為不符合居屋資格的中產家庭構建「港人首置上車盤」,試點為觀塘安達臣道石礦場,提供約1,000個單位
- 申請「港人首置上車盤」的單身人士收入需不超3萬4元,兩人不超6萬8
- 增加過渡性住屋供應,並推5大政策
- 善用政府閒置建築物,推出「光屋」
- 支持香港社會服務聯會試行的「社會房屋共享計劃」
- 促成房協會將讓轄下的資助房屋業主將未補價的單位以低於市值租金租給有需要的家庭
- 研究將整幢工廈免補地價改裝為過渡性房屋
- 協助非牟利機構於閒置土地興建預製組合屋
民生政策
- 明年中推「高額長者生活津貼」,向合資格長者每月發放3,435元,生效日期追溯至今年5月1日
- 改善「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計劃,並易名為「在職家庭津貼」計劃,料明年4月1日實施
- 將於2018-19年度在第二階段的「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試驗計劃」中,把可提供的服務券增至總數6 000張
- 預留10億元成立樂齡科技基金,資助安老服務單位試用及購置科技產品
- 成立「特殊需要信託」,在有特殊需要子女的家長離世後,管理他們的遺產,為其子女提供照顧
- 於2018-19年向「兒童發展基金」注資3億元,推出更多幫助基層兒童的計劃
- 撥款4億4,700萬元,延長「短期食物援助服務」至2020-21年
- 建議推出《免入息審查的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為每月公共交通開支超出指定水平的市民提供津貼,每月上限為300元
- 增加少數族裔加入政府工作的機會,並推出跨紀律部隊少數族裔青少年訓練計劃
- 對取消強制性公積金的「對沖」安排抱正面態度,減低對勞資雙方的影響
- 建議增加待產假至5天,並改善在職婦女法定產假的研究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