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上最長43天政府停擺結束 美國10月失業及CPI數據或永遠消失 經濟損失逾4600億
美國政府停擺災難終結束!民主黨議員讓步之下,聯邦政府臨時撥款法案在當地周三晚獲眾議院通過,立即轉交到白宮,由特朗普總統正式簽署生效,結束歷時43日、打破歷史紀錄的政府停擺。記者按分析師說法作保守推算,停擺造成的經濟損失有機會超過600億美元(約4680億港元)。更重要的是,白宮官員聲稱10月份的失業及通脹數據或因停擺而「永久消失」,外界關注會否影響到聯儲局年底的議息決定,而美國第4季經濟增長率亦料會下調1.5個百分點。
政府停擺終結與影響
美國參議院周日(9日)晚踏出打破政府停擺困局的關鍵一步,重啟聯邦運作的撥款法案在程序性投票中以60票贊成、40票反對通過,關鍵是民主黨議員讓步。至昨日法案再到眾議院闖關,結果眾議院亦順利以222票贊成、209票反對,即是過半數議員投贊成票通過法案。
特朗普總統簽署法案後,43天的史上最長美國政府停擺即結束,這次是繼特朗普首個任期後,美國聯邦政府相隔7年再次停擺。兩黨分歧源於民主黨要求白宮延長年底到期的「奧巴馬醫保」,但未獲共和黨人同意。但政府服務長期停擺,影響公務員支薪、航空交通,以至社福資助困局加深。綜合各方分析預測,停擺每周造成100億至300億美元經濟損失,部分影響恐難以挽回。記者以停擺達到6周去推算,總經濟損失或超過600億美元。
雖然政府停擺已結束,但要全面恢復正常運作可能還需數日,部分政府機構需要一周或更長時間才可復常,美國公務員薪資系統亦需要更新以補發停擺期間的工資。停滯長達43天的撥款發放、貸款申請和客服積案也需盡快清理。延誤的環保許可、工作場所檢查及政府合同審批在各聯邦機構中堆積如山。
根據協議,農業部、退伍軍人事務部及國會獲全年撥款,但其他機構只獲臨時資金至明年1月30日。被迫休假的聯邦僱員將補發工資,遭扣留的州與地方款項也將恢復撥付,停擺期間遭解僱的機構員工也將被召回。
此次停擺超越2018年35天紀錄,近50年來美國已發生逾15次停擺,主因兩黨在健保與財政支出等議題分歧。如今參議院達成共識,可望緩解多領域衝擊,包括勞動市場職位流失、經濟數據發布延遲,以及中低收入家庭福利滯後等問題。
經濟損失與就業數據
史上最長停擺對美國經濟造成的傷痕遠超以往。不同的機構對損失估算不一:美國財政部表示,基於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的報告,估算每周損失約150億美元;巴克萊銀行(Barclays)更為保守,認為每周至少損失在100億至110億美元之間;而穆迪分析(Moody's Analytics)的估算最為嚴峻,高達每周300億美元。
根據國會預算辦公室(CBO)的估算,為期六周的政府停擺將導致今年第四季度經濟增長率下降約1.5個百分點,較第三季度跌幅減半。當局預測,政府重開將使明年首季經濟增長率提升2.2個百分點,但約110億美元的經濟活動將永久損失。
與此同時,白宮新聞秘書萊維特周三(12日)指出,政府長期停擺可能導致10月就業報告及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報告永久無法發布。她批評民主黨人「可能已永久損害聯邦統計系統」,但未具體說明受影響的是整份就業報告或其中部分內容。
該就業報告由企業調查(用於編制非農就業數據)與家庭調查(用於計算失業率)組成。目前勞工統計局等機構已因停擺暫停發布經濟數據,使決策者缺乏評估經濟狀況的關鍵依據。經濟學家表示,部分數據可事後收集並補發,但10月CPI與失業率因受相關基礎數據的採集方式所限,最後可能無法發布。
聯邦僱員與民生影響
自10月1日以來,約125萬聯邦雇員未能領取工資,數千架航班被取消。即使國會着手重啟政府,預計本周這一趨勢仍將持續。政府合同授予速度放緩,部分食品援助者的福利也被中斷。儘管多數損失的經濟活動將在政府重開後恢復,聯邦雇員亦可獲補發工資,但一些取消的航班無法重飛,錯過的消費也難以彌補。
與2018-2019年停擺不同,當時持續了35天,但由於許多機構的資金充足,政府只是部分停擺。國會預算辦公室當時表示,此次停擺僅對經濟造成了約0.02%的GDP損失。然而,此前特朗普政府曾試圖解雇數千名僱員,並暗示非所有被迫休假的65萬雇員都應獲追溯工資,此舉更增加了經濟復甦的不確定性。
此外,聯邦航空管理局(FAA)因空中交通管制員短缺,美國多座繁忙機場出現延誤,這些管制員屬必須工作卻領不到薪資的員工。當地時間11月5日,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宣布,為保障航空安全,將在全美40個主要機場減少10%航班量,並可能視情況採取進一步措施。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
免責聲明:本網頁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概與本公司無涉。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可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