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BusinessFocus app
金價狂飆 通脹升溫 投資人警號響起 美元信用危機與滯脹陰影下的2025年

金價狂飆 通脹升溫 投資人警號響起 美元信用危機與滯脹陰影下的2025年

Investment Bloggers
By 小龍 on 02 Nov 2025
劉君明(小龍)- 著名江恩理論圖表專家,在某新加坡大行擔任聯值董事,負責帳戶股票委托操盤,股票買賣及財富增值工作等。以筆名「小龍」於經濟日報集團智富雜誌,Wealth Hub睿富及民衆財經台等發表分析。多次獲經濟日報集團智富雜志及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邀請分析演說。致力分析經濟及股市周期理論,一次又一次命中大市大型的轉角,包括但不限: 2015年6月見頂,2016年2月及6月見底, 2017年牛市等。幷在香港出版多本暢銷書,包括「小龍江恩轉勢日」及「江恩周期與和諧交易」。獲中國內地多間出版社邀請出版江恩理論及技術分析的書籍等,包括「港股實戰入門及技巧」。多次舉行講座及課程,學生範圍香港,臺灣,新加坡及馬來西亞及內地。

美國聯儲局(Fed)FOMC會議剛落幕,市場雖如預期迎來25基點降息,將聯邦基金利率區間調整至4.50%-4.75%,但這絲毫無法掩蓋投資人的深層不安。相反,黃金價格在會議當日小幅回升至3,858.73美元/盎司,創下年內新高,整體漲幅已達43%。 與此同時,9月CPI通脹率升至3.0%,較8月的2.9%進一步走高,核心PCE指標也維持在2.91%左右,遠超Fed 2%的目標。 通脹升溫的訊號,讓投資人轉而聚焦兩大隱憂:美元信用的動搖,以及滯脹風險的逼近。這不僅是短期波動,更是全球金融體系潛在重組的預兆。

金價上漲:市場對美元信用的集體不信任

黃金作為「終極避險資產」,其價格往往是投資人對法定貨幣疑慮的晴雨表。2025年至今,金價已從年初的約2,700美元飆升逾40%,10月30日雖小幅回落0.09%至3,927.79美元/盎司,但月內漲幅仍達1.62%。 這波漲勢的背後,並非單純的Fed降息利好,而是源於全球對美元信用的深刻質疑。

投資人最擔心的,莫過於「去美元化」(de-dollarization)趨勢的加速。外國央行自4月以來,已減持近1,830億美元的美國國債,轉而大舉增持黃金儲備——這是30年來首次金價在避險資產中「登頂」,取代國債的地位。

儘管部分分析師認為去美元化仍是「政治神話」,缺乏硬數據支持,但事實上,美元在全球貿易與金融交易中的主導地位正悄然鬆動。 美國聯邦債務高築(預算赤字達GDP 6.9%)、關稅政策不確定性,以及低利率環境下的貿易戰,進一步放大這一擔憂。J.P. Morgan報告指出,若美元使用率持續下降,全球金融交易將面臨「重大減損」,這正是金價水漲船高的深層邏輯。

回溯1970年代,黃金狂熱期也正是美元信用崩潰的縮影: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後,美元脫鉤黃金,引發惡性通脹與信用氾濫,金價年漲幅多次逾30%,1979年更暴漲128%。 如今的情境驚人相似——地緣衝突、地緣政治風險與央行「黃金熱」,讓投資人視黃金為對抗「無底線量化寬鬆」的信仰。Goldman Sachs預測,若去美元化加速,金價可能測試4,000美元大關,重演70年代式飆升。

通脹升溫加劇滯脹恐慌:增長乏力與價格黏性的雙重打擊

通脹升溫不僅推升金價,更讓投資人對滯脹(stagflation)風險如臨大敵。9月CPI年增3.0%,超出預期的3.1%,顯示價格壓力正從能源與供應鏈蔓延至核心消費。 PCE指標雖略低,但8月核心年增2.91%,Fed的降息空間已被嚴重壓縮。 聯儲主席鮑威爾在會議後罕見警告:「沒有無風險路徑避免滯脹」,FOMC內部分歧加劇——部分成員憂通脹反彈,另一些警覺勞動市場崩潰。

滯脹的徵兆已現:美國GDP增長預測下修至2025年1.7%,Q4僅1.2%年增率;失業率升至4.3%,8月非農就業僅增22,000人,遠低於預期。 這與70年代石油危機下的「停滯+高通脹」如出一轍,經濟學家稱之為「早期滯脹」(early-onset stagflation)。 特朗普政策(如關稅上調至11%)被視為罪魁禍首,推升進口成本,同時抑制移民與勞動供給,導致增長乏力。 Conference Board分析顯示,2025年美國經濟將「感覺遲滯」,滯脹風險從年中低點反彈,軟著陸機率下滑。 deVere Group CEO更直言,Fed或已完成2025年降息循環,投資人需準備「高通脹+停滯」的新常態。

更讓市場心驚的是,鮑威爾罕見提及*「雙向風險」*(two-way risks)。簡單說,這意味著經濟既可能因通脹頑固而需更緊縮政策,也可能因就業惡化而迫使Fed加速降息。 這種「霧裡看花」的表述,遠比以往的明確指引更具挑戰性。回想疫情後的QE時代,Fed總是給市場一張「路線圖」;如今,鮑威爾卻在說:「我們也看不清前路,大家一起摸索吧。」這無疑加劇了投資人的不確定感,進一步放大不確定性:經濟若因通脹頑固需緊縮,則加劇衰退;若加速降息,又恐引發價格螺旋。這「霧裡看花」的政策困境,讓市場震盪——股市小幅回落,債券收益率回升,美元指數雖獲鷹派支撐,但長期信用疑慮揮之不去。

這正呼應了小龍的觀點:我們可能正處於*「七年之內全新金融模式」*的臨界點。當現有秩序面臨瓦解的風險,黃金作為非主權信用的「終極資產」,其價格自然水漲船高。然而,歷史的「迴聲」也同時發出了最嚴重的警告。黃金在過去一年錄得超過30%的驚人漲幅,將其推入了歷史上極度過熱的區域。從1970年代的崩盤式回調,到2011年後的漫長熊市,歷史一再告誡我們:當狂歡達到頂點,最好的策略絕不是追高,而是保持冷靜,甚至逐步鎖定利潤。

黃金的長期結構性價值依然存在,但短期內,它已從一個低調的避險工具,變成一項充滿極端樂觀情緒和投機泡沫的高風險資產。對於那些盲目樂觀、急於入場的投資者而言,這次$4000後的急跌,正是市場發出的最後警告:切勿成為這場牛市狂歡中,最後一個買單的犧牲品。 現在是時候為潛在的「黑天鵝」和周期性調整做好準備了。

小龍

江恩理論及時間周期專家,陸港台出了多本著作及受不同媒體轉載文章,多次提前預測大市轉勢時間。

免責聲明:本網頁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概與本公司無涉。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可跌。

【了解更多最快最新的財經、商業及創科資訊】

👉🏻 追蹤 WhatsApp 頻道 BusinessFocus

👉🏻 下載 BusinessFocus APP

👉🏻 立即Follow Instagram businessfocus.io

最新 金融投資熱話專頁 MarketFo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