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五.五規劃 對創科界的啟示
香港菁英會副主席
黃麗芳
最近熱話,除了是十二月七日立法會選舉投票日,在最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上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十五五規劃建議),也是焦點所在,是我國未來五年的社會經濟發展重要指導方針,。《建議》共15個部分、61條,分爲三大板塊。首先是總論,闡述「十四五」時期我國發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其二是分領域部署「十五五」時期的戰略任務和重大舉措。其三是主要部署堅持和加强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等任務。
在十四五規劃內,重點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加快發展現代産業體系、形成强大國內市場、加快數字化發展,建設數字中國、全面深化改革、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等,當中也談到堅持「一國兩制」、推進祖國統一。五年以來,大家也見證到國家在全球挑戰下,仍然做持著大國風範,及國際影響力。我們不單積極參與全球治理、亦致力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深化對外戰略夥伴關係,促進穩定地區的發展。
國家經濟總量在2021至2024年年均增長5.5%,在科技投入上,目前國家R&D經費總量位居世界第二位。從投入强度看,2024年國家R&D經費在GDP佔比爲2.69%,比去年提高0.11個百分點。由此可見國家是十分重要GDP 的投入。深圳-香港-廣州創新集群作為WIPO世界第一創新集群群,在2024年,深圳全社會研發投入為2236.61億元,占GDP比重6.46%,全國大中城市雙第二。另外,2023年,廣州全市研發投入强度達到3.43%。2023年,香港的本地研發總開支相對本地生產總值的比率則為1.11%。看來香港除了要在堅持一國兩制,也要在堅持創新驅動發展、發展現代産業體系等要繼續努力,不單加快推進北部都會區發展,也要加快舊區重建步伐,別忘記我們仍然有「起動九龍東」及「西九文化區」,也有科學園、數碼港、港深創科園,這些抓手。
按相關報導,《十五五規劃建議》圍繞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强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提出堅持以經濟建設爲中心,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爲主題,以改革創新爲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爲根本目的,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推動人的全面發展,“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七個主要目標包括: 一、高質量發展取得顯著成效,二、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三、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四、社會文明程度明顯提升,五、人民生活品質不斷提高,六、美麗中國建設取得新的重大進展及七是國家安全屏障更加鞏固。
對於我們的啟示是如何做到高質量發展及科技自立自強,我們如何參加國家的「人工智能+行動」去實現我們無論在經濟、社會、治理、教育、基建、環保等方面的AI+ 。還有一項就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我們是否應該想一想「行之有效」是否窒礙改革的藉口? 我們做創科的,多數是不甘於傳統的,我們對變革、改革是「有團火」的。看到今年立法會選舉有望帶頭成為新氣象,在其他方面,我們也要立即行動。
在創新驅上,施政報告中也提到教育局明年將將著力推動香港數字教育發展、我們的大學也以AI 賦能學習為賣點,積極發展AI+ 、並在基礎及應用科研上不斷努力。在產業上,我們不單單只聚焦新型工業化,也要培育及壯大新興産業、甚至是未來産業,以及推動科技創新和産業創新深度融合。。我們的創科藍圖,會否在「人工智能+行動」下,也推出一個AI+ 2.0版? 我們的智慧城市,能否也可以藉物聯網、機械人 及AI 的發展下,可以變得更智慧及性 賦能? 令香港在教育强國、科技强國、人才强國建設也可以出一分力。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