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人料5年內登月 美國或輸掉登月大戰 NASA與SpaceX面臨史上最大壓力
隨著2030年的臨近,全球太空競賽再次聚焦於月球。中國正積極推進其載人登月計畫,目標是在2030年或之前將中國太空人送上月球。此一雄心壯志引發國際關注,尤其美國太空總署(NASA)及其主要商業夥伴SpaceX,在達成其美國日再次登月的目標上面臨日益增大的壓力,美國在今次的登月大戰恐有機會輸給中國!科學教育節目《比爾教科學》(Bill Nye the Science Guy)主持人兼機械工程師奈伊(Bill Nye)在一次反對特朗普政府削減科學預算的集會上示警:「這是歷史的轉折點,是太空探索史上關鍵的時刻。」他指出:「中國國家航天局(China National Space Administration,CNSA)幾乎可以肯定會在5年內登上月球。」
與此同時,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已明確表示,正穩步推進登月階段的各項研製建設工作。這包括長征十號運載火箭、夢舟載人飛船、攬月月面著陸器、登月服以及載人月球車等關鍵飛行產品的開發與地面測試。近期,中國在無人探測領域已取得顯著進展,包括2024年6月成功從月球背面採集樣本返回地球,展現其日益成熟的太空技術實力。
美國的「阿提密斯」(Artemis)計畫旨在於2027年中期實現載人登月,其中「阿提密斯3號」任務計畫採用SpaceX的「星艦」(Starship)系統作為關鍵登月載具。然而,據《CNN》報導,這項計畫正面臨多重技術與時程挑戰。
SpaceX仍處於冗長且艱難的開發初期
SpaceX的星艦是迄今為止建造的最大型火箭系統,但仍處於冗長且艱難的開發初期。多次試飛出現爆炸或故障,其可靠性仍有待證明。更為關鍵的是,星艦在前往月球前,需要在地球軌道上進行前所未有的燃料補給,這是一項極其複雜且人類從未完成過的操作。據報導,SpaceX高層曾估計約需10艘油罐型星艦進行補給,而美國休士頓約翰遜太空中心的工程師近期則推算,實際可能需要超過40次加油發射。
前NASA署長吉姆·布里登斯汀(Jim Bridenstine)形容這種依賴星艦的補給架構「極度複雜」,並直言這並非他會主動選擇的方案。這些技術挑戰導致「阿提密斯3號」任務的預定時程不斷延後,增加了中國可能率先實現載人登月的可能性。
這場新一輪的月球競賽不僅關乎國家榮譽與科技實力,更涉及未來月球資源的獲取、國際合作的框架以及深空探索的主導權。月球南極被認為蘊藏豐富的水冰資源,可轉化為水或氧氣,對未來月球基地的建立及火星任務至關重要。
美國正透過「阿提密斯協議」(Artemis Accords)尋求國際夥伴,推動一套開放、透明的太空探索原則。而中國則與俄羅斯等國家合作,推動「國際月球科研站」(ILRS)計畫。 誰能率先在月球建立長期存在,將對未來的月球治理、資源利用標準乃至火星探索的框架產生深遠影響。太空探索領域的投入,也將持續帶動商業航太、材料科學及先進製造業等相關產業的發展,其經濟潛力不容小覷。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
免責聲明:本網頁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概與本公司無涉。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可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