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stagram廣告偷聽還是巧合?IG CEO否認「偷聽」傳言 4大關鍵揭示廣告精準度
你是否曾有這種經驗:才剛跟朋友聊起某個產品,下一秒Instagram上就跳出相關廣告?這種「心電感應」般的精準度,讓不少人懷疑Instagram是不是偷偷打開了你的咪高峰。針對這項流傳已久的「偷聽」傳言,Instagram行政總裁(CEO) Adam Mosseri 近日終於再次出面回應,他堅稱平台並未透過手機咪高峰竊聽用戶,並提出了四大關鍵原因,解釋為何用家總覺得廣告比你更懂你。不過這樣的解釋能否說服全球千萬網民,暫時仍成疑問。
Mosseri 強調,若Meta真的竊聽用戶,不僅將構成嚴重的隱私侵犯,同時也會導致手機電池快速耗盡。他特別提到,如果裝置的咪高峰被開啟,例如是 iPhone 的話,則會看到手機頂部顯示紅點,因此不太可能在用戶不知情的情況下偷偷錄音。這些情況都不符合實際使用經驗,因此他堅稱「偷聽是極不可能的」。他強調,Meta的廣告演算法之所以能達到令人驚訝的精準度,並非依賴非法竊聽,而是基於現有的龐大用戶數據與複雜的演算法模型。
實際上,Meta 強大的推薦系統主要靠廣告商分享的網站訪客數據,以及根據類似用戶興趣推薦廣告來實現。這種以運算法為基礎的廣告技術,也是 Meta 多年間賺進巨額收益的秘密武器。
廣告精準的四大真實原因
Mosseri 詳細闡述了廣告之所以看似能「讀心」的四個主要原因:
- 過往的線上互動:用戶可能曾在其他網站、應用程式或Instagram內部進行過搜尋、點擊或瀏覽相關產品或內容,這些數位足跡都被演算法記錄並用於廣告投放。廣告商也會與Meta分享用戶在其網站上的活動數據,進一步強化廣告精準度.
- 廣告商數據分享:廣告商會與Meta分享其網站訪客的資料,這使得Instagram能針對這些潛在客戶進行再行銷,讓用戶感覺彷彿在討論後才看到廣告。
- 潛意識的廣告曝光:用戶在滑動頁面時,可能曾經快速地瀏覽過某些廣告,雖然沒有意識到,但這些內容已在潛意識中留下印象,隨後若與他人討論,便會產生廣告「跟隨」而來的錯覺。
- 純屬巧合:Mosseri 也坦承,部分情況可能僅是巧合。在海量的數位內容和廣告中,偶爾出現與近期討論內容相關的廣告,是機率事件。
值得注意的是,Mosseri 今次澄清正值Meta宣布將進一步利用用戶與其AI產品互動的數據來強化廣告定位之際。自2025年12月16日起,Meta更新的隱私政策將允許公司在大多數市場中,利用用戶與AI聊天機器人互動的內容來更精準地投放個人化廣告。這意味著,即使不依賴咪高峰,Meta也能透過AI對話獲取用戶的興趣和偏好,進一步提升廣告的個人化程度。
儘管Meta強調不會出售個人數據給廣告商,且用戶可以透過廣告偏好設定來管理廣告體驗,但這項新政策仍引發了市場對數據隱私的廣泛關注。分析人士指出,Meta的廣告演算法已經非常成熟,透過用戶行為、人口統計資料、興趣和互動等多元數據進行精準定位,即使沒有咪高峰數據,其預測用戶興趣的能力也足以讓人感到驚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