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斯達克擬推新規打擊蚊型股 中企IPO集資門檻升至2500萬美元

納斯達克擬推新規打擊蚊型股 中企IPO集資門檻升至2500萬美元

Business News
By Shiney Xu on 28 Sep 2025

納斯達克交易所近期向美國證監會(SEC)提交上市規則修訂,大幅提高企業上市門檻,尤其針對中國公司及小型IPO。新規要求全球市場及資本市場的公開持股市值分別須達800萬及500萬美元,若以盈利標準上市,門檻更提高至1500萬美元。針對中資企業,更規定首次公開發行集資額不得少於2500萬美元。此舉旨在保障投資者及改善流動性,若一旦通過,將顯著影響擬赴美上市的中企「蚊型股」甚至現有中概股。

 政策動因與背景

 納斯達克推動新規的核心動機,是為了維護市場誠信與加強投資者保護,同時回應市場上日益增多的小型IPO亂象。近年來,尤其是一些來自美國境外、發行規模極小的公司,在美股市場屢次出現股價被哄抬後暴跌(pump-and-dump)的欺詐行為,嚴重損害了散戶投資者和納斯達克的聲譽。據調查,自2022年8月以來,納斯達克提交給監管機構的可疑交易案件中,近70%涉及中國公司,而這類公司僅佔其上市公司不到10%。

 此外,大量小型IPO發行嚴重消耗了納斯達克的合規資源,核查股東身份與處理違規退市的過程既漫長又昂貴。從商業角度考量,這些難以帶來足夠上市費和交易收益的小型企業,已無法抵銷其帶來的合規和聲譽成本。因此,提高無限制公眾持股市值門檻、對中國公司設立2,500萬美元最低集資額,以及加速低市值公司的退市程序,是交易所確保市場流動性與健康度的必然選擇。

 制度影響與市場反應

 如果新規落地,將對市場產生深遠影響,尤其對中國企業而言。對於擬赴美上市的中小型中國企業影響最為直接據統計,今年以來,59家企業於納斯達克公開發售上市,總集資10.2億美元,平均集資額為1730萬美元,僅3家企業集資超過2500萬美元;這意味著企業須大幅增加融資規模以符合上市要求。許多原計劃在納斯達克資本市場上市的公司,將面臨融資難度激增,可能被迫延後上市,或轉向其他市場。

 對已上市的中概股,退市壓力將大幅增加。新規增設了一項加速退市條款:公司若連續10個交易日市值未能維持在至少500萬美元,將面臨立即暫停交易和退市的風險,幾乎沒有緩衝期。這將迫使小型中概股積極採取措施「提升市值」,如引入機構投資者、回購股份或優化資產結構,否則將隨時面臨退市危機。

 新規爭議及未來路徑選擇

 納斯達克的新規雖然旨在加強監管和保護投資者,但其推行並非沒有爭議。主要阻力在於,新規可能一刀切地阻礙了一些極具增長潛力但初期規模較小的國際(特別是亞洲)科技企業進入美國資本市場。批評者認為,這可能讓美國失去吸引全球創新資本的機會。

 儘管如此,基於納斯達克對市場誠信和資源分配的明確訴求,新規獲得SEC批准的可能性仍然較高。對於受影響企業而言,有兩條主要路徑選擇:

一是轉向紐交所(NYSE American): 紐交所上市標準相對寬鬆,例如要求公開流通股價值僅需300萬美元,是中小企業的「異軍突圍」之路。

 二是轉向港交所: 鑑於港交所近年也修訂了上市規則,且地理和文化上更接近,對於業務集中在亞洲的公司,赴港上市成為一個極具吸引力的替代選項。

 總體而言,這場新規意味著全球資本市場對上市標準的嚴格回歸,優質企業將更受青睞,而小型、不夠規範的企業將被迫尋求更適合的市場,推動全球資本格局的微妙變化。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

免責聲明:本網頁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概與本公司無涉。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可跌。

【了解更多最快最新的財經、商業及創科資訊】

👉🏻 追蹤 WhatsApp 頻道 BusinessFocus

👉🏻 下載 BusinessFocus APP

👉🏻 立即Follow Instagram businessfocus.io

最新 金融投資熱話專頁 MarketFo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