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BusinessFocus app
關於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的意見

關於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的意見

Bloggers
By 菁英會 on 08 Sep 2025
香港菁英會成立於2007 年,設有工商發展、文化藝術、公關傳訊、內地事務、地產、社會民生及政治、金融、國際事務、專業服務、教育、創新科技、菁英幗聚、會員事務、學生事務、公益事務、青年宿舍以及體育十七個研究會及委員會。

香港菁英會副主席
黃麗芳

中共中央國務院最近推出《關於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目標是爲加快城市發展方式轉型,內容包括優化現代化城市體系、培育壯大城市發展新動能、營造高品質城市生活空間、推動城市發展綠色低碳轉型、增强城市安全韌性、促進城市文化繁榮發展及提升城市治理能力水平。

增强城市安全韌性
面對近年來極端天氣的不斷挑戰,增強城市安全韌性是值得大家關注。例如「加强房屋和市政基礎設施安全管理」。城市要建立房屋安全體檢、房屋安全管理資金、房屋質量安全保險等房屋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制度。當很多城市追求建築高度,文章談到「嚴格限制超高層建築,增强高空消防能力」。這個是值得大家留意,高樓大廈萬一發生火災,真的可能造成很大傷亡。文件也談到要推動重要設施、能源、水源等分布式布局,完善抗灾設防標準,提高安全保障能力。對於地震、大雨、酷熱等極端天氣,如何處理好能源管理、排水排污,也是城市管治者要面對的事,好好規劃。香港在面對舊區重建、北部都會區新區建設中也要考慮這些問題。

文件也談到「提高城市公共衛生防控救治水平」。推進國家區域公共衛生中心建設。加强國家重大傳染病防治基地、國家緊急醫學救援基地和傳染病定點醫院防治能力建設,構建分級分層分流救治體系。經歷過三年疫情,加上大灣區也屬於人口相對稠密的地區,傳染病防控是跨城市共同處理的議題,如何做好合作,一同加强應急醫療物資儲備。這不單要城市內的跨部門協作,也要跨城市的協同,一同加強公共衛生應急管理和聯防聯控,做好衛生服務體系。

針對增强城市綜合防災减災救災能力,需要構建城市安全風險譜系,健全常態化風險隱患監測預警、排查整治機制。並且要去優化城市防災减災空間格局,以增加生態屏障、隔離疏散通道,預留防灾救灾彈性空間。並且要健全洪澇聯排聯調機制,提升城市排水防澇能力。統籌利用地上地下空間,以加強「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構建總量充足、布局合理的應急避難場所體系。這個對香港作為亞洲國際都會也要考慮的,萬一發生重大事,我們有科學制定巨灾應急預案嗎? 我們在新區建設時可有考慮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這是值符大家一同探討。

歷史文化保護及傳承
文件也談到推動城市歷史文化保護及傳承。加强對城市獨特的歷史文脉、人文地理、自然景觀保護,完善城鄉歷史文化保護傳承體系。香港現在已經有非遺清單,活化利用不可移動文物、歷史建築、工業遺産,可能要繼續努力,以保持舊區的特色,在「無處不旅遊」概念下,建設特色商業、休閑體驗等是各區要考慮的。以塑造獨特的城市特色風貌,既彰顯中國氣質、也展示國際城市的風貌。同時也要留意不能濫建文化地標及更改地方名字。在科技化年代,要優化城市文化産品供給,例如成就創新動漫、影視、數字藝術、創意設計等業態,以推動文化與旅游、科技、體育等融合發展。

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及水平
在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及水平方面,文件提及完善城市治理工作體系、推動城市治理智慧化精細化。推進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打造集約統一、數據融合、高效協同的城市數字底座,完善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這些是值得香港參考的。要推動好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城市運行「一網統管」、公共服務「一網通享」,並加强城市建設檔案管理和數字化建設,面對信息孤島、信息不對稱,這個是值得我們城市管治工作者一同留意如何做好信息匯報與匯總。文件也談到要健全社會安全穩定風險監測預警體系,提高風險動態監測預警能力。健全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和危機幹預機制,嚴密防範個人極端事件。這些都是值得大家關注的,這不單是關愛隊、區議員、區議會的工作,也需要跨部門才能有足夠專業能力及執行力去處理。

【了解更多最快最新的財經、商業及創科資訊】

👉🏻 追蹤 WhatsApp 頻道 BusinessFocus

👉🏻 下載 BusinessFocus APP

👉🏻 立即Follow Instagram businessfocus.io

最新 金融投資熱話專頁 MarketFo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