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新星Perplexity擬以345億美元收購Chrome 較自身估值高近倍
AI搜尋新創公司Perplexity近日向Google開出345億美元(約2,708億港元,下同)天價,提出收購Chrome瀏覽器。此報價較該公司自身180億美元(約1,413億港元)估值高出近倍,展現其進軍瀏覽器市場的決心。時值美國政府可能強制Google分拆Chrome的敏感時刻,此舉為科技業帶來新的變數,業界密切關注後續發展。
Google反壟斷下的自救
這場收購戰的背景,源於美國司法部對Google的反壟斷訴訟。聯邦法院裁定Google在網路搜尋市場具有非法壟斷地位,認為其透過與設備製造商簽訂排他性協議,並將Chrome瀏覽器與搜尋引擎綑綁,排擠競爭對手。司法部曾建議要求Google剝離Chrome業務,並在五年內不得重返瀏覽器市場。Google雖否認指控,稱此為「激進的干預」,但裁決仍帶來巨大不確定性。
此時,Perplexity提出的345億美元收購提案,可能成為解決方案。對Google而言,若交易達成,不僅能從潛在的強制剝離中獲利,還能展現配合監管的態度。這項主動出售或許能幫助Google在訴訟中爭取更有利裁決。然而,這也意味著Google須放棄部分生態系統控制權,戰略考量相當複雜。
Perplexity的雄心佈局
這場收購案最引人注目的是Perplexity的驚人膽識。這間以AI搜尋聞名的初創公司,估值數月內從140億美元飆至180億美元,展現強勁成長勢頭。值得注意的是,科技巨頭蘋果在AI創新遇瓶頸時,曾考慮收購Perplexity。但它並未被動接受,而是選擇了一條令人意外的自主路線。
Perplexity敢於以近乎自身估值兩倍的天價,向全球最強大的科技巨頭之一發起收購,無疑是一場高風險的戰略博弈。這場豪賭背後,是包括軟銀(SoftBank)、NVIDIA、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Jeff Bezos)等在內的知名投資者支持,獲得挑戰Google的資本。Perplexity目標明確:透過收購全球市佔率超過60%的Chrome瀏覽器,將其AI搜尋技術直接推向30億用戶,以此迅速擴大影響力,打破Google在搜尋市場的壟斷地位。他們近期推出的AI瀏覽器Comet,正是其將瀏覽器視為AI技術重要載體的體現。
維護開放性與創新承諾
除了驚人出價,Perplexity在提案中特別強調對生態開放性的承諾,試圖消除外界疑慮。他們向Google保證收購後將維持Chrome的開源基礎,並承諾未來兩年投入逾30億美元(約235億港元)用於瀏覽器開發。更重要的是,Perplexity表明不會強制更換Chrome默認搜尋引擎,而是保持用戶自由選擇權。
這些承諾旨在向監管機構和用戶證明收購將促進競爭而非形成壟斷。對用戶和開發者而言,最擔心收購後開放生態遭封閉。Perplexity的保證若能落實,將有助緩解「收購即封閉」的疑慮,塑造其捍衛開放創新的形象。然而承諾能否兌現及收購成否,仍存變數。這場Chrome收購案,勢將成為AI時代最受矚目的科技事件之一。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
免責聲明:本網頁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概與本公司無涉。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可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