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隨附本盈利發佈之投資者關係簡報,請見http://zto.investorroom.com。 (2) 調整後淨利潤為非公認會計準則財務指標,其定義為不包括股權激勵費用及非經常性項目(如股權投資的投資減值、處置股權投資及子公司的收益/(損失))和相關稅務影響的淨利潤。管理層旨在通過該指標更好地反映實際業務運營。 (3) 調整後息稅折攤前收益為非公認會計準則財務指標,其定義為不包括折舊、攤銷、利息費用及所得稅費用的淨利潤,並經進一步調整以剔除股權激勵費用以及非經常性項目(如股權投資的投資減值、處置股權投資及子公司的收益/(損失))。管理層旨在通過該指標更好地反映實際業務運營。 (5) 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調整後基本及攤薄每股美國存託股收益為非公認會計準則財務指標。其定義為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調整後淨利潤分別除以基本及攤薄美國存託股的加權平均數。 中通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賴梅松先生表示:「2025 年一季度,中通繼續保持行業領先的服務質量水平,實現包裹量 85 億件和調整後淨利潤 23 億元。隨着我們在退貨物流領域的深入拓展,同時持續深化與電商平台及企業客戶的合作,發展包括時效件服務與定制化客戶服務在內的差異化產品,季度散件業務量同比增長 46%。」 賴先生補充道:「當前中國快遞行業的競爭已進入白熱化階段,低價值或虧損件量佔比的擴大進一步加劇了行業挑戰。我們在網絡政策制定中 始終秉持穩定性與長期性原則。面對激烈競爭,我們正着力強化既有競爭優勢,同時聚焦具有長期價值的增長舉措。」 中通首席財務官顏惠萍女士表示:「受增量補貼增加 1 毛 6 分、單票重量下降 6 分、同時 KA 單票提升 1 毛 2 分的綜合影響,中通核心快遞單票收入下降 1 毛 1 分。通過降本增效措施,單票運輸加分揀成本下降 9 分。管理費用佔收入比為 4.7%。經營性現金流為 24 億元,資本支出為20 億元。」 顏女士補充道:「高質量的業務量增長仍是我們的首要目標。中通品牌與網絡合作夥伴相較同行更加健康的盈利水平,源於我們以『同建共享』理念構築的長期共生關係。在確保企業合理利潤的同時,我們着力夯實基礎建設,支持加盟合作夥伴保持長期發展信心,重構末端派送流程以實現降本增效,提升基層快遞員在散件業務中的收益分配。通過多方協同發力,我們將鍛造新的競爭優勢,持續擴大中通在業務量市場份額的領先地位。」
2025 年第一季度未經審計財務業績 收入總額為人民幣10,891.5百萬元(1,500.9百萬美元),較2024年同期的人民幣9,960.0百萬元增長9.4%。核心快遞服務收入較2024年同期增長9.8%,該增長是包裹量增長19.1%及包裹單價下降7.8%的淨結果。由於電子商務退件增加,來自直銷機構的直客業務收入增長129.3%。貨運代理服務收入較2024年同期下降11.6%,主要是由於跨境電子商務定價下降所致。物料銷售收入主要包括列印電子面單所需的熱敏紙銷售收入,增長15.5%。其他收入主要來自金融貸款業務。
|
截至 3 月 31 日止三個月 營業成本總額為人民幣8,202.2百萬元(1,130.3百萬美元),較去年同期的人民幣6,957.9百萬元增長17.9%。 幹線運輸成本為人民幣3,483.1百萬元(480.0百萬美元),較去年同期的人民幣3,371.5百萬元增長3.3%。單位運輸成本減少12.8%或6分,主要是由於規模經濟改善、轉載率提高及路線規劃更高效所致。 分揀中心運營成本為人民幣2,314.6百萬元(319.0百萬美元),較去年同期的人民幣2,168.2百萬元增長6.8%。該增長主要來自(i)勞工相關成本增加人民幣109.9百萬元(15.2百萬美元),但部分被自動化效益所抵銷,及(ii)與設備和設施有關的折舊及攤銷成本增加人民幣69.2百萬元(9.5百萬美元)。由於運營程序的自動化及標準化以及有效的績效評估持續深入以幫助生產率提高,分揀中心每單位運營成本下降10.0%或3分。截至2025年3月31日,有631套自動化分揀設備投入使用,而截至2024年3月31日為461套。 物料銷售成本為人民幣133.3百萬元(18.4百萬美元),較去年同期的人民幣133.0百萬元增長0.2%。 其他成本為人民幣2,098.5百萬元(289.2百萬美元),較去年同期的人民幣1,096.8百萬元增長91.3%,其中服務更高價值企業客戶的增長為人民幣957.4百萬元(131.9百萬美元)。 毛利為人民幣2,689.2百萬元(370.6百萬美元),較去年同期的人民幣3,002.1百萬元減少10.4%。毛利率為24.7%,而去年同期為30.1%。 總經營費用為人民幣283.8百萬元(39.1百萬美元),去年同期為人民幣735.4百萬元。 銷售、一般和行政費用為人民幣737.5百萬元(101.6百萬美元),較去年同期的人民幣896.6百萬元減少17.7%。該減少包括補償及福利費用減少人民幣109.1百萬元(15.0百萬美元)。剔除去年同期因供應商收款損失而產生的一次性費用人民幣37.3百萬元後,同比減幅為14.2%。 其他經營收入淨額為人民幣453.7百萬元(62.5百萬美元),去年同期為人民幣161.3百萬元。其他經營收入主要包括(i)政府補貼及稅費返還人民幣407.6百萬元(56.2百萬美元),及(ii)租金收入及其他收入人民幣35.9百萬元(4.9百萬美元)。 經營利潤為人民幣2,405.4百萬元(331.5百萬美元),較去年同期的人民幣2,266.7百萬元增長6.1%。經營利潤率為22.1%,去年同期為22.8%。 利息收入為人民幣198.4百萬元(27.3百萬美元),去年同期為人民幣245.0百萬元。 利息費用為人民幣68.9百萬元(9.5百萬美元),去年同期為人民幣83.9百萬元。 金融工具公允價值變動的收益為人民幣36.6百萬元(5.0百萬美元),去年同期為收益人民幣42.7百萬元。該金融工具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乃由商業銀行根據市場情況估計的未來贖回價報價而釐定。 所得稅費用為人民幣531.6百萬元(73.3百萬美元),而去年同期為人民幣566.3百萬元。去年同期的應稅收入反映了於要約收購回購後不可作納稅抵扣的於購菜鳥智慧物流網絡有限公司的投資減值損失人民幣478.4百萬元。 淨利潤為人民幣2,039.2百萬元(281.0百萬美元),較去年同期的人民幣1,447.7百萬元增長40.9%。 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基本及攤薄每股美國存託股收益為人民幣2.50元(0.34美元)及人民幣2.44元(0.34美元),去年同期的基本及攤薄每股美國存託股收益分別為人民幣1.77元及人民幣1.75元。 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調整後基本及攤薄每股美國存託股收益為人民幣2.77元(0.38美元)及人民幣2.71元(0.37美元),去年同期分別為人民幣2.74元及人民幣2.68元。 調整後淨利潤為人民幣2,259.3百萬元(311.3百萬美元),去年同期為人民幣2,224.0百萬元。 息稅折攤前收益 [1]為人民幣3,466.6百萬元(477.7百萬美元),去年同期為人民幣2,884.1百萬元。 調整後息稅折攤前收益為人民幣3,686.7百萬元(508.0百萬美元),去年同期為人民幣3,660.4百萬元。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人民幣2,363.0百萬元(325.6百萬美元),去年同期為人民幣2,031.0百萬元。
(1) 息稅折攤前收益為非公認會計準則財務指標,其定義為不包括折舊、攤銷、利息費用及所得稅費用的淨利潤。管理層旨在通過該指標更好地反映實際業務運營。 本公司董事會(「董事會」)宣佈以下變更自2025年4月25日起生效:許迪女士獲委任為董事,而陳旭東先生辭任其董事職務。經本公司確認,陳先生之辭任並無與本公司存在任何意見分歧。 董事會已於 2018 年 11 月批准其股份回購計劃並進行了後續修改,最新修改將可回購股份總值增至 20 億美元,並將有效期延長至 2025 年 6 月30 日。截至 2025 年 3月 31 日,本公司在公開市場上以 1,228.3 百萬美元的價格購買合計 50,899,498 股美國存託股,其中包括回購佣金。股份回購計劃項下可用剩餘資金為 771.7 百萬美元。 本公司於2025 年5月20日宣佈,將現行股份回購計劃延期至2026 年 6 月30 日。本公司認為,股份回購計劃反映出中通對整體市場機遇的信心,以及中通穩健的營運基礎和財務實力,能夠持續實現盈利增長並為股東創造價值。 根據目前的市場和運營情況,本公司重申其2025年包裹量指引為408億至422億件,同比增長20%至24%。該等估計代表管理層目前的初步看法,可能會發生變化。 為方便讀者閱讀,本公告將若干人民幣金額按唯一指定匯率轉換為美元。除非另有所指,所有人民幣兌換為美元的換算乃按人民幣 7.2567元兌1.00 美元的匯率作出(即美國聯邦儲備系統管理委員會 H.10 統計數據所載 2025 年3 月 31 日之中午買入匯率)。 本公司使用息稅折攤前收益、調整後息稅折攤前收益、調整後淨利潤、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調整後淨利潤及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調整後每股美國存託股基本及攤薄收益(均為非公認會計準則財務指標)來評估中通的經營業績,並用於財務及經營決策。 本公司的非公認會計準則財務指標與其美國公認會計準則財務指標之間的調節表列示於本盈利發佈末的表格,該表格提供有關非公認會計準則財務指標的更多詳情。 本公司認為,該等非公認會計準則指標有助於識別中通業務的基本趨勢,避免其因本公司在經營利潤及淨利潤中計入的相關費用和利得而失真。本公司認為,息稅折攤前收益、調整後息稅折攤前收益、調整後淨利潤、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調整後淨利潤及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調整後每股美國存託股基本及攤薄收益提供了關於其經營業績的有用資料,增強對其過往表現及未來前景的整體理解,並有助於更清晰地瞭解中通管理層在財務和運營決策中所使用的核心指標。 息稅折攤前收益、調整後息稅折攤前收益、調整後淨利潤、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調整後淨利潤及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調整後每股美國存託股基本及攤薄收益不應獨立於淨利潤或其他業績指標考慮,亦不可詮釋為淨利潤或其他業績指標的替代項目,或詮釋為本公司經營表現的指標。中通鼓勵投資者將過往的非公認會計準則財務指標與最直接可比的公認會計準則指標進行比較。本文所列的息稅折攤前收益、調整後息稅折攤前收益、調整後淨利潤、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調整後淨利潤及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調整後每股美國存託股基本及攤薄收益可能無法與其他公司列示的名稱類似的指標相比較。其他公司可能會以不同的方式計算類似名稱的指標,從而限制了其作為中通數據的比較指標的有用性。中通鼓勵投資者及其他人士全面審閱本公司的財務資料,而非依賴單一的財務指標。 中通的管理團隊將於美國東部時間 2025 年5 月 20 日(星期二)下午八時三十分(北京時間 2025 年 5月21日上午八時三十分)舉行業績電話會議。
美國: 請於通話預定開始前 15 分鐘撥號,並提供密碼以加入通話。 電話會議的回放將可於 2025 年 5 月 27 日前通過致電以下號碼收聽:
美國: 中通快遞(開曼)有限公司(紐交所代碼:ZTO及香港聯交所代號:2057)(「中通」或「本公司」)是中國行業領先且快速成長的快遞公司。中通通過其在中國廣泛且可靠的全國性覆蓋網絡提供快遞服務以及其他增值物流服務。 中通運營高度可擴展的網絡合作夥伴模式,本公司認為,該模式最適於支持中國電子商務的高速增長。本公司利用其網絡合作夥伴提供攬件和末端派送服務,同時在快遞服務價值鏈內提供關鍵的幹線運輸服務和分揀網絡。 本公告載有根據1995年《美國私人證券訴訟改革法》的「安全港」條文可能構成「前瞻性」聲明的陳述。該等前瞻性陳述可從詞彙如「將」、「預期」、「預計」、「旨在」、「未來」、「擬」、「計劃」、「相信」、「估計」、「可能」或類似陳述加以識別。當中前景展望及管理層在本公告的引述均包含前瞻性陳述。中通亦可能在其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美國證交會」)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香港聯交所」)提交的定期報告、向股東提交的中期及年度報告、於香港聯交所網站上發佈的公告、通函或其他刊物、新聞稿及其他書面材料以及其高級職員、董事或僱員向第三方作出的口頭陳述中作出書面或口頭前瞻性陳述。非歷史事實的陳述,包括但不限於有關中通的信念、計劃及期望的陳述,均屬於前瞻性陳述。前瞻性陳述涉及固有風險及不確定因素。許多因素可導致實際結果與任何前瞻性聲明中包含的結果有重大差異,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各項:有關中國電子商務及快遞行業發展的風險;其對若干第三方電子商務平台的重大依賴;與其網絡合作夥伴及其僱員及 人員相關的風險;可能對本公司經營業績及市場份額造成不利影響的激烈競爭;本公司分揀中心或其網絡合作夥伴運營的網點或其技術系統遭受任何服務中斷;中通建立品牌及承受負面報道的能力或其他有利的政府政策。有關此等及其他風險的進一步資料載於中通向美國證交會及香港聯交所提交的文件中。本公告中提供的所有資料均截至本公告日期,除適用法律要求外,中通不承擔更新任何前瞻性陳述的義務。
未經審計合併財務數據 用於計算每股普通股/美國存託股淨收益的加權平均股數
未經審計合併資產負債表數據: 普通股(每股面值0.0001 美元;10,000,000,000 股股份已授權;於2024年12 月31 日,810,339,182股股份已發行而其中798,622,719股股份在外流通;於2025年3月 31日,804,468,490股股份已發行而其中799,752,637股股份在外流通)
未經審計合併現金流數據概要: 下表提供簡明合併資產負債表中所列報的現金、現金等價物及受限制現金與簡明合併現金流量表所示金額之總和的核對:
|
於
公認會計準則與非公認會計準則業績的調節表
公認會計準則與非公認會計準則業績的調節表 用於計算每股普通股/美國存託股淨收益的加權平均股數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