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任聯儲主席候選人沃什 批聯儲局「咎由自取」 透支央行信譽
前聯儲局理事、受特朗普青睞的下任聯儲局主席候選人凱文·沃什(Kevin Warsh)近日猛烈抨擊聯儲局,稱其「系統性錯誤」助長通脹與財政失控。他呼籲停止依賴過時且經常修正的政府數據作為政策依據,並避免過度透露經濟預測和利率走向。沃什認為聯儲局的獨立性受損,批評該行已超越職權範圍。沃什的鷹派立場是否預示貨幣政策轉向?
沃什批評背後暗含貨幣政策走向
凱文·沃什在近日(25日)華盛頓「三十人小組」會議上,直指聯儲局7萬億美元的資產負債表為財政赤字「火上加油」。他認為,聯儲局近年來遭受的抨擊,很大程度上是「咎由自取」。沃什指出,聯儲局過度依賴量化寬松(QE),間接補貼國會的「不負責任支出」,導致2024年美國通脹率一度飆升至3.5%,遠超2%目標。沃什主張聯儲局應摒棄「過時」的政府數據,減少前瞻指引,專注貨幣政策核心職能。
他的言論暗示,若當選主席,他可能推動更嚴格的貨幣政策,縮減資產負債表,優先遏制通脹。此立場與聯儲局現行寬松政策形成鮮明對比,市場預期今年聯儲局可能加快縮表步伐,甚至提前加息。沃什的鷹派態度不僅影響美國經濟,也為全球央行政策走向投下變數。
國會財政不負責任與央行擴表的惡性循環
聯儲局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通過QE購買大量國債,資產負債表從不到1萬億美元膨脹至2024年的7.2萬億美元。沃什警告,這種「貨幣補貼」讓國會無需承擔融資成本,2024年美國聯邦赤字為1.8萬億美元,佔GDP的6.4%。這種惡性循環削弱財政紀律,推高通脹風險。
相比之下,日本央行(BOJ)資產負債表佔GDP比重高達120%,為政府債務提供低成本融資,但導致日元2024年貶值15%,通脹壓力上升。2024年歐元區的政府財政赤字佔GDP的比率為3.1%,較上年的3.5%有所下降。然而,這一數字仍高於歐盟的財政規範上限3%。雖較美國溫和,但仍面臨債務可持續性質疑。這些案例顯示,央行擴表雖短期緩解財政壓力,卻長期損害貨幣穩定與經濟健康,沃什的批評直指這一全球性挑戰。
央行信譽危機對市場與美元地位的潛在衝擊
美國目前的國債總額已達到36萬億美元,並持續攀升。若市場對聯儲局控制通脹(例如通脹數據持續高於2%目標)和維持長期財政可持續性的能力產生懷疑,可能導致通脹預期失控,迫使聯儲局採取更激烈的緊縮措施,引發市場劇烈波動和經濟衰退風險。
更深遠的影響在於美元作為全球儲備貨幣的地位受挑戰,2024年美元在全球外匯儲備中的佔比降至約58%,接近20年來最低水平,部分國家轉向黃金與人民幣資產。雖然美元目前仍是全球主要的儲備貨幣,但持續的財政赤字和對央行政策的疑慮,可能促使其他國家加速推動儲備資產多元化,長期來看或將挑戰美元的霸權地位,影響全球資本流動格局。
沃什的鷹派立場或將推動聯儲局回歸傳統,專注物價穩定,但縮表與加息可能引發市場短期陣痛。日本與歐元區的經驗表明,央行擴表雖能救急,卻難以治本。面對信譽危機與美元地位的挑戰,聯儲局的下一步將如何影響全球經濟?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
免責聲明:本網頁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概與本公司無涉。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可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