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摩根大通CEO發聲!戴蒙直指特朗普關稅風險,警告美國經濟危在旦夕
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對等關稅」政策如同一枚重磅炸彈,投向已經疲軟的美國經濟。摩根大通CEO戴蒙(Jamie Dimon)最新警告,這項政策可能推高物價、點燃通脹火焰,甚至讓經濟增長陷入更深的泥沼。從超市貨架上的牛奶到汽車零件,價格上漲的陰影正在逼近,而市場的緊張情緒已然顯現。這不僅僅是數字遊戲,而是每個美國家庭即將感受到的現實壓力。
關稅政策對通脹的影響
特朗普的「對等關稅」政策旨在通過對進口商品加徵稅費,迫使貿易夥伴國做出讓步,但這把雙刃劍正悄悄推高美國的通脹壓力。戴蒙指出,隨着進口商品成本上升,企業不得不將這部分額外負擔轉嫁給消費者。有分析稱,關稅可能導致進口商品價格上漲10%-15%,而國內生產商也可能趁機抬價。城堡證券美國通脹交易主管預測,若關稅全面實施,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可能在年底前攀升至4.5%,遠超聯準會2%的目標。此外,供應鏈瓶頸加劇進一步推高原材料價格,例如鋼鐵和鋁材,這些都將直接影響製造業成本。專家警告,這種「輸入型通脹」可能演變成持久的價格螺旋上升,讓美國家庭的錢包感受到沉重壓力。
關稅對美國經濟增長的衝擊
美國經濟本已顯露疲態,而關稅政策可能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據報道,2025年美國第一季度GDP預計僅增長0.3%,較2024年第四季度的2.3%大幅放緩,關稅的不確定性是關鍵因素之一。戴蒙強調,企業因成本上升而削減投資,加上消費者因物價上漲減少支出,可能引發「停滯性通脹」的惡性循環。摩根大通3月報告預測,若關稅持續加碼,2025年美國經濟增速可能從4.8%降至3.9%。更糟的是,貿易戰可能削弱美國出口競爭力,例如大豆和汽車行業已感受到中國報復性關稅的衝擊。長期來看,這不僅拖累就業市場,還可能動搖美國作為全球經濟引擎的地位。
市場反應與政策適應性
市場對關稅政策的反應迅猛而劇烈。美股三大指數在特朗普宣布新一輪關稅後單日暴跌4%-6%,市值蒸發約2萬億美元。投資者擔憂通脹失控與經濟放緩,紛紛轉向避險資產,美國10年期債息率走高, 美國兩年期國債孳息率升4.8點子至3.72厘;十年期債券孳息率升15.8點子至4.15厘。據一項調查報告顯示,美國與其貿易夥伴爆發全面貿易戰可能造成1.4兆美元的損失。
企業層面,適應性調整已開始:零售巨頭沃爾瑪表示將尋找替代供應商,但短期內仍難避免價格上漲;製造商則加速本地化生產,但高昂的轉型成本令人望而卻步。戴蒙敦促政府盡快解決政策不確定性,否則市場信心可能進一步崩潰,拖累長期經濟聯盟。
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像一場豪賭,試圖重振美國製造業,卻可能以通脹高企和經濟放緩為代價。戴蒙的警告並非空穴來風——從超市物價到股市波動,這場政策的影響已開始滲透到每個角落。2025年的美國經濟能否在壓力下找到平衡?答案或許藏在未來的數據與決策中。但對普通人來說,現在最實際的問題可能是:下一趟超市購物,要多準備多少錢?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
免責聲明:本網頁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概與本公司無涉。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可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