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BusinessFocus app
港鐵發債超購熱潮 30億美元發債創紀錄 救急還是挖新坑?

港鐵發債超購熱潮 30億美元發債創紀錄 救急還是挖新坑?

News
By Shiney Xu on 27 Mar 2025

港鐵公司近日成功發行總值30億美元(約234億港元)的債券,創下其史上最大規模的發債紀錄。這是自2020年以來,港鐵首次公開發行美元債券,分為5年期(5億美元,票息4.375%)、10年期(10億美元,票息4.875%)和30年期(15億美元,票息5.25%)三批,吸引全球投資者超額認購。此舉不僅顯示港鐵在國際資本市場的號召力,也反映其資金壓力下的應對策略。此同時,港鐵推出的「貓狗同行計劃」引發關注,兩大舉措交織,揭示其的多重考量佈局。

資金壓力下的發債新篇章

港鐵倚重的「鐵路+物業」模式受挫,土地招標頻頻流標,如小蠔灣和東涌東站項目,導致物業收入銳減。同時,未來10年,港鐵預計投入逾2,000億港元於新鐵路項目(如屯門南延線、東涌線延線)和資產升級,遠超其當前市值1,653億港元。分析人士指出,港鐵負債比率可能從目前的30%升至60%,這筆30億美元債券只是開端,未來或需更多融資手段,如出售商場權益或創新債務工具。

儘管如此,港鐵發債仍獲市場熱烈反應,認購額突破55億美元,高峰期獲170億美元申購,相當於超額認購逾4.6倍。財務總監樊米高指出,發債成功反映了投資者對港鐵營運及財務實力的信心,並支持其基建發展及資產更新計劃。

貓狗同行:民生話題下的嘗試

此外,港鐵於3月24日宣布,5月1日起在輕鐵試行「貓狗同行計劃」,為期兩個月。飼主可於周末或公眾假期攜帶寵物乘車,需申請每月99元的通行證,並將寵物置於專用袋內。此舉被視為港鐵回應社會需求、提升品牌親和力的新招。數據顯示,香港約有40萬隻註冊寵物,反映潛在需求龐大。

港鐵這兩大動作看似無關,實則折射其在經濟壓力與社會期待間的平衡術。一方面,發債應對資金缺口,顯示其商業化運作的務實;另一方面,貓狗同行計劃則試圖修補與市民的感情裂痕。專家分析,港鐵作為政府控股的上市公司,既要承擔基建重任,又要面對市場競爭,角色矛盾日益凸顯。有評論幽默總結:「港鐵一邊借錢建鐵路,一邊請貓狗坐車,真是全能選手。」

港鐵這次發債只是冰山一角,政府未來五年計劃發債1,200億港元,其他公營機構亦有融資需求,市場是否足夠承接成疑。2024年財赤達1,733億港元,財政儲備已連跌五年,市民不禁疑問:借債是否成為常態?網上曾掀起「香港會唔會破產」的討論,雖誇張,但反映了深層的焦慮。港鐵的未來,或許正是香港經濟命脈的縮影。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

免責聲明:本網頁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概與本公司無涉。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可跌。

【了解更多最快最新的財經、商業及創科資訊】

👉🏻 追蹤 WhatsApp 頻道 BusinessFocus

👉🏻 下載 BusinessFocus APP

👉🏻 立即Follow Instagram businessfocus.io

最新 金融投資熱話專頁 MarketFo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