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BusinessFocus app
最新研究《香港生物多樣性現狀2025》 揭示香港超過四分之一的物種面臨本地滅絕風險

最新研究《香港生物多樣性現狀2025》 揭示香港超過四分之一的物種面臨本地滅絕風險

Market Information Media OutReach
By Media OutReach on 03 Mar 2025
Media OutReach is the first full-service newswire company in Asia Pacific offering a totally integrated service of press release distribution and media monitoring with analysis service for the public relations and investors relations communities. Founded in 2009, the company is headquartered in Hong Kong with office in Singapore.

香港 - Media OutReach Newswire - 2025年3月3日 - 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WWF)今日聯同香港觀鳥會、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香港戶外生態教育協會及本地學者發布最新研究報告《香港生物多樣性現狀2025》。本報告全面評估了香港的生物多樣性現狀,包括先評估數百種陸地和淡水生物的本地滅絕風險,繼而識別關鍵的生物多樣性熱點,最後提供了一系列以科學為本的保育建議。

香港具有地形複雜、生境多樣化的優勢,亦設有廣闊的郊野公園系統,因此得享豐富的生物多樣性。然而,香港的保護區系統側重於山嶺地帶及沿海濕地,使最受威脅的物種和生境類型缺乏足夠的保護。

是次研究借助24位本地生態學家和專家的專業知識,評估了涵蓋哺乳類、鳥類、爬行類、兩棲類、淡水魚、蝴蝶、蜻蜓和淡水甲殼類八大動物類群,共886個物種的保育狀況。研究得出一個令人擔憂的結果:886個物種中有21種已在香港滅絕,而超過25%(886種中的232種)有本地滅絕危機。在被評估的動物中,鳥類和淡水魚類面臨最大的威脅,近一半面臨中度至高度滅絕風險。依賴低地生境(如淡水沼澤、河流、農田和其他開闊田野生境)的物種,因為面臨生境喪失和退化、偷獵以及外來入侵物種等的威脅,正經歷最嚴峻的衰減,急需保育行動。

是次研究同時推出《香港陸地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圖2025》,列出27個位於保護區系統以外的關鍵生物多樣性熱點。這些熱點覆蓋的土地面積僅佔香港全境約6%,卻孕育了95%的受威脅物種。可惜的是,近8成熱點曾遭受生態破壞,約一半則與計劃中或已落實的發展重疊。因此,為避免香港的物種進一步衰減、甚至滅絕,保護這27個生物多樣性熱點至關重要,而且刻不容緩。

本報告旨在為政府官員、法定機構、研究人員、環境顧問、保育工作者等持份者提供重要參考資料,並羅列在政策、法例、研究,及保育計劃等各方面需要改善之處,同時呼籲市民積極參與,協助保育這些受威脅物種及生物多樣性熱點。唯有香港社會各界攜手合作,馬上採取行動,才可扭轉劣勢,拯救這些瀕臨滅絕邊緣的動物。

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保育總監陳輩樂博士表示:「我們希望透過報告及地圖的出版,為香港生態保育提供具指導性的資訊,推動被忽視物種及其生境的保育,並協助政府完善相關政策、法律與規例。是次研究結果反映,最受威脅的物種及生境均集中於受保護地區以外的低地環境,社會各界需群策群力,儘快制訂具體計劃及投放資源,採取行動,以免再有原生物種從香港消失。」

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濕地研究經理柯嘉敏博士指出:「香港上一次進行全面的物種狀況評估和評選生物多樣性熱點是在20多年前,因此急需重新評估香港的生物多樣性現狀,以反映環境變化,並確保保育工作能針對最受威脅的物種及生境。」

香港觀鳥會總監余日東先生補充:「鳥類是香港最受威脅的動物類群之一。從受威脅鳥類所需的生境,可見低地濕地和農田的喪失,以及植被演替造成的生境變化,對繁殖和遷徙鳥類的影響最為顯著。」

香港兩棲及爬行類權威學者劉惠寧博士表示:「生境喪失對兩棲及爬行類都造成顯著影響,例如中國浮蛙已經在香港滅絕。另一方面, 香港的所有原生龜類都正面臨本地滅絕的危機,而最大的威脅源於偷獵。」

嶺南大學助理教授(研究)曾憲發博士指:「香港的淡水魚類中,近一半面臨本地滅絕風險,必須改善河溪渠道化、水質污染以及外來入侵種的問題。」

下載《香港生物多樣性現狀2025》完整報告: https://wwfhk.awsassets.panda.org/downloads/the-state-of-hong-kong-biodiversity-2025.pdf

下載《香港陸地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圖2025》:https://wwfhk.awsassets.panda.org/downloads/hong-kong-terrestrial-biodiversity-hotspot-map-2025.pdf

請按此處下載高像素新聞圖片及影片。


照片 (當日照片及動物照片)
(當日出席專家名稱)

陳輩樂博士(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保育總監)

柯嘉敏博士(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濕地研究經理)

余日東先生(香港觀鳥會總監)

劉惠寧博士(香港兩棲及爬行類權威學者)

曾憲發博士(嶺南大學助理教授(研究))

許仲康先生(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保育經理)

楊劍煥先生(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保育經理)

羅益奎先生(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高級自然保育主任)

蘇英健博士(香港戶外生態教育協會教育及研究經理)


Hashtag: #WWF

發佈者對本公告的內容承擔全部責任

關於世界自然基金會

世界自然基金會是全球性環保組織,分會及辦事處遍佈全球逾 100 個國家。世界自然基金會的使命是建立人類與大自然和諧共存的未來。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自 1981 年成立,透過保育及教育項目提出解決方法,推動香港成為亞洲最可持續發展的城市。查詢更詳細資料: wwf.org.hk

【了解更多最快最新的財經、商業及創科資訊】

👉🏻 追蹤 WhatsApp 頻道 BusinessFocus

👉🏻 下載 BusinessFocus APP

👉🏻 立即Follow Instagram businessfocus.io

最新 金融投資熱話專頁 MarketFo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