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等一場! 謝霆鋒演唱會門票炒至$17萬](https://image.businessfocus.io/wp-content/uploads/2025/02/eef1fa3e.png?auto=format&w=718)
25年等一場! 謝霆鋒演唱會門票炒至$17萬
歌手謝霆鋒將於香港啟德體育園主場館舉辦《Evolution Nic Live進化演唱會》,這是他時隔25年後再度在香港舉行大型個唱,更成為首位進駐該新場館的亞洲歌手。然而,門票開售後迅速被黃牛壟斷,原價最高1,380港元的門票在二手平台竟被炒至17萬多港元一張,你又認為值不值?
炒賣如此誇張,首先必然是來自粉絲「25年等待」的爆發性需求。謝霆鋒自2000年在紅館開《Viva Live演唱會》後未再舉辦同等規模的香港個唱,此次復出被視為「有生之年系列」,吸引跨世代歌迷搶票。
再者,啟德主場館作為香港首個可容納5萬人的大型場館,其首場華語演唱會的歷史意義,使門票附加「紀念價值」。相較傳統紅館,新場館的舞台設計、音響效果未知,反而激發觀眾「嘗鮮」心態。
由於演唱會設有「企位」(搖滾區)與坐位,最高價1,380港元的企位票因互動性強而最受追捧,但數量有限(僅部分區域開放),加劇高價票的稀缺性。相較之下,Coldplay和周杰倫的票價分級更細(7檔次),分散了不同消費層次的需求。
再考慮到演唱會僅開兩場,總票數約7萬張(以每場3.5萬人估算),相較於龐大需求,票量明顯嚴重不足。即使主辦方考慮加場,相信短期內仍無法緩解供需失衡。
有分析指出,今次「黃牛亂象」亦與其票務機制漏洞有關。雖然門票優先發售僅限滙豐信用卡用戶及Trip.com旅遊套票購買者,且兩者均設有手續費(每張120港元)和實名制限制,但黃牛通過批量註冊帳號、使用搶票軟件等手段仍能突破上述限制。
儘管香港法規禁止炒賣門票,但跨境平台(如內地閒魚、Carousell)難以追查,加上匿名交易普遍,也助長了黃牛氣燄。加上黃牛利用「飢餓行銷」策略,刻意營造「一票難求」的恐慌感,並通過社交媒體散佈「最後機會」等訊息,刺激非理性消費。部分買家為滿足「打卡」需求或轉售牟利,進一步推高價格。
英皇娛樂集團營運總裁霍汶希已緊急呼籲歌迷理性購票,不要助長黃牛的炒票行為。她表示理解歌迷對謝霆鋒的熱愛,但希望大家能夠保持冷靜,讓這場演唱會回歸音樂本身。同時,相關部門和網絡平台也應加強對票務市場的監管,嚴厲打擊黃牛炒票行為,維護正常的市場秩序,讓更多歌迷能夠以合理的價格欣賞到演唱會。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
免責聲明:本網頁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概與本公司無涉。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可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