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鎊日圓突圍詳解
美元上周加快回落,不少非美元貨幣迎來反彈,其中英鎊和日圓表現特別優異,本文談談兩者的前景如何。
首先,美匯指數本周失守104,主要由於美國上周四公布的6月整體(3%)及核心消費物價指數通脹(3.3%)都稍低過預期,顯示通脹仍處於下降軌道,帶動著市場對聯儲局的減息預期。聯儲局主席鮑威爾承認,過去三個月的通脹數據,提高了議息委員對通脹降溫的信心。此外,上周五公布的美國7月密歇根大學消費信心指數跌至66,低過預期的68.5,再創今年新低,反映消費動力可能正在減弱。兩個重要數據,為聯儲局9月考慮減息增加了彈藥,因而拖低了美國國庫券孳息率及美元表現。
英鎊方面,英鎊兌美元本周升穿1.3,創近一年新高(兌港元則高見10.15)。英國6月通脹雖然連續第二個月維持在2%,達到英倫銀行的通脹目標,不過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通脹仍達3.5%,服務業通脹也維持在5.7%,全部均稍高於預期,反映基本通脹壓力仍然甚高。
最近幾個月英國通脹明顯回落,主要因為第二季下調電費及煤氣費兩大能源開支,令按年通脹走低。不過這個因素去到今年下半年將會減弱,令通脹可能重上至接近2.5%,加上服務業通脹仍接近6%,英倫銀行首席經濟師Huw Pill近期亦再次重申遏抑通脹的工作仍未完成,對減息時機保持開放態度。
此外,英國5月經濟按月增長0.4%,好過預期的0.2%,紓緩了市場對英國復甦停滯的擔憂,加上工黨一如預期在月初的大選取得大勝,可能有助減輕政治不明朗因素,同樣降低英倫銀行短期內調整貨幣政策的需要。衍生工具市場數據顯示,英倫銀行8月減息的機會,由6月底時估計的約六成半降至本周中的僅四成。經濟有望逐步回穩加上減息壓力稍降,推動英鎊顯著造好。
雖然外界對工黨上台執政改善經濟前景有一些盼望,但我們認為在財政政策方面難有即時加強的空間。新政府背負龐大財赤,但為履行改善公共服務的競選承諾,未必願意立即削減開支。財相李曉晴(Rachel Reeves)又強調無意向打工仔開刀,暗示入息稅、國民保險同增值稅等暫時不會上調,而遺產稅同資本增值稅則可能成為開源工具,若落實則始終對英國的競爭力難免有點負面影響。
反而工黨上場後會否與歐盟改善關係更值得令人期待。英國脫歐令英歐關係緊張,並為英歐之間的人流、物流、資金流增添大量障礙,可能是英國疫後復甦步伐較其他歐美經濟體為弱的主因。工黨較保守黨親歐,或會尋求從寬處理脫歐協議,對暢通三流可能會較有幫助。若英歐關係改善,長線或有助提升英國的增長潛力。
短線而言,英鎊兌美元升至上年7月高位1.314(兌港紙約10.26)絕不會令我們感到意外。不過一些技術指標顯示英鎊已經有超買跡象,如果或美元短線反彈,不排除令英鎊回落至1.28附近(兌港紙約10算)。
另一近期成功突圍的非美元貨幣是日圓。日本政府或趁美國上周公布通脹放緩之際,再度出手干預日圓匯價,帶動日圓兌美元兩日間從162(兌港元4.82)反彈逾2%至158附近(兌港元約4.94),本周中再升至156.5,令日圓成為另一反彈異軍。
日本政府對上一次干預匯市,主力應在4月29日和5月1日,即聯儲局5月議息會議前後,當時一度帶動日圓從160大幅反彈至152,不過最終還是無法阻止日圓其後其續貶值,最終失守160,再創1990年以來新低。
過往經驗顯示,對日圓此類在匯市交易量極為龐大的貨幣而言,官方的干預行動對扭轉匯率走勢的作用其實十分有限。尤其是推高本國貨幣匯率需要外匯儲備作支持,而任何國家的外匯儲備「本錢」均非無限量,因此或只能把握一些關鍵時刻(例如聯儲局議息、美國公布通脹數據後等)進行規模較龐大的「突襲」,尋求打擊單邊看淡日圓的市場人士,以收最大的震懾效果。
但是,突襲過後,日圓走勢相信仍然主要受日美兩國之間的利率預期變動所驅動。日本雖然進入加息周期,但市場普遍認為日本整體貨幣政策仍會保持溫和,利率難有大升空間;倒是美國通脹和消費信心等數據疲弱,提振了美國減息預期,方為日圓短線沽壓減輕的最重要因素。
我們相信,日圓兌美元短線有力挑戰100天平均155(即日圓兌港元5.05附近);若美國減息預期暫不大幅降溫,日圓兌美元相信不會失守近期的低點162(日圓兌港元4.82)。
了解更多市場資訊:https://bit.ly/3XwFXOg
本文所載資料為大新銀行或其聯屬公司之觀點,截至本文日期,相信相關資料來源乃屬可靠。投資涉及風險。銀行對任何數據或預測的準確性不發表任何聲明或保證。本文僅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建議、要約或招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