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BusinessFocus app
【跨市博弈】投資者回報看長線 短期回報不佳非壞事 差勁買入時機不一定糟糕

【跨市博弈】投資者回報看長線 短期回報不佳非壞事 差勁買入時機不一定糟糕

Business Bloggers
By Brian Wu on 27 Oct 2023
Digital Editor
熱愛新聞工作、理財生活,興趣廣泛,對AI及Bitcoin等新科技尤其熱衷,經常在百忙之中,抽空做運動及享受人生。

如果不幸地在 2021 年高位開始投資標普 500 指數 ETF,那麼到底是否一個非常差勁的買入時機?

參考基金經理 Ben Carlson 的研究數據顯示,從 1928 年到 2022 年,標指的年回報率為 9.6%。但我們都知道,股票市場並不是年復一年地提供 9 至 10% 的回報率。事實上,自 1928 年以來,股市上漲年份的平均回報率略低於 21%;股市下跌年份的平均損失略低於 14%。在股市的周期中,大約每四年,就有三年是錄得正回報。

為簡單起見,如果上漲年份的回報是 +20%,下跌年份的回報是 -15%。那麼假設股市的年回報率依次為 +20%、+20%、+20% 和 -15%,那麼年度化的回報率是 +10%。又假設在未來 40 年裡,投資者每年節省 1,000 美元並且投入股市。套用美股的升跌周期(四年內,三升一跌)的概率進行投資,意味著大約有 10 個下跌年和 30 個上漲年。

在情境(一):前 10 年每年損失 -15%,隨後 30 年每年獲得 +20% 的收益。在情境(二):前 30 年每年獲得 +20% 的收益,隨後 10 年每年損失 -15%。如果每年平均買入,你應該選擇哪一個場景?

在情境(一),前 10 年回報率很糟糕,但接下來 30 年回報率非常好,40 年後的最終餘額將是 250 萬美元。在情境(二),前 30 年的回報非常可觀,但最後 10 年的回報卻很糟糕,40 年後的最終餘額將剛剛超過 20 萬美元。在上述兩個情況下,市場的平均年回報率表面上都是大約 10%,但結果卻相差甚遠。這是為甚麼呢?

在情境(一),在殘酷的熊市期間,也是最重要的複利年份進行儲蓄和投資。在情境(二),在火熱的牛市期間,也是最重要的複利年份進行儲蓄和投資。儘管股市連續 10 年下跌 15%,那就是損失 80%。但連續 30 年獲得 20% 的回報將帶來近 24,000% 的回報。

換言之,隨著時間的推移,投資者在投資週期的早段應該希望獲得較差的回報,更不應該為每天都歷史新高而歡呼。冷酷一點來說,似乎更應該跪下來祈禱市場的修正、熊市,甚至是市場崩盤。

低迷的市場允許以更低的價格購買更多的股票,以獲得更高的股票收益率和更低的估值。如果剛開始作為投資者,那麼可能發生最好的事情就是一系列下跌的市場。短期回報不佳並不總是壞事,只要股市長期能帶來更好的回報。

輝立証券研究部高級分析師 李浩然

www.facebook.com/lhyinvestment/

免責聲明:本網頁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概與本公司無涉。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可跌。

【了解更多最快最新的財經、商業及創科資訊】

👉🏻 追蹤 WhatsApp 頻道 BusinessFocus

👉🏻 下載 BusinessFocus APP

👉🏻 立即Follow Instagram businessfocus.io

最新 金融投資熱話專頁 MarketFo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