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圓沽壓未止 考驗干預底線
日圓兌美元匯價創七個月新低,繼續挑戰日本政府和央行干預匯率的底線。不過美日政策分歧短期內難以扭轉,即使干預匯價恐怕亦難以改變日圓匯價低迷的格局。
日圓兌美元近日一度觸及145,是去年11月以來最弱水平。日圓自4月起跌幅再度擴大,主要由於美國通脹放緩速度減慢,市場對聯儲局加息的預期再度升溫,6月份聯儲局會議更預示今年還會再加息50基點,歐元區和英國的加息周期也進一步延長;相反,日本央行行長植田和男上任後,持續拒絕採取行動收緊貨幣政策,使日本保持著全球唯一維持負利率的主要大國身分,也未有調整孳息曲線控制措施。近乎無風險的套利活動,無可避免會成為綑綁日圓、阻止匯價反彈的巨石。
市場一直觀望,日本央行何時會結束全球最寬鬆的貨幣政策。日本通脹從今年初最高的4.3%,降至5月的3.2%,但扣除新鮮食品和能源的基本通脹,卻由今年初的3.2%節節上升至5月的4.3%,創逾四十年新高,顯示物價壓力有上升跡象。其他經濟數據方面,5月零售銷售反彈幅度較預期強勁,旅客數字回升以及內需保持穩健都有利復甦;工業生產按年增長有所加快,企業資本開支首季錄得按季增長,短觀經濟調查顯示大型製造商信心自2021年以來首次回升,顯示整體經濟前景尚屬正面。從經濟環境而言,似乎並不支持央行維持極寬鬆的政策。
不過,在6月份議息會議,日本央行還是重申必要時會毫不猶疑加碼寬鬆措施。行長植田上周在歐洲央行一個論壇表示,目前來說央行認為預期物價漲幅接近年底會放緩,基本通脹(主要指僅扣除新鮮食品的消費物價)將低於2%,是央行維持政策不變的原因;又稱若有信心下個年度的通脹可達2%,可能是調整政策的理據。植田又指,日圓匯價除了受貨幣政策影響,也受到美國、歐元區和英國三大央行的政策左右,會繼續密切注視情況。
日圓兌美元於去年10月亦同樣面對持續貶值壓力,更一度跌穿150關口,創三十二年新低,日本政府先後動用多達650億美元來推高日圓匯價。多名日本財金官員自上月下旬開始頻繁表達對日圓貶值的高度關注,包括日本財相鈴木俊一、日本財務省外匯事務最高級官員神田真人。他們提到日圓近期出現突然的單邊走勢,認為並不可取,強調政府會採取適當措施應對匯率的過度波動,令日圓近期跌勢略為喘定。
日圓匯價保持疲弱,對日本經濟短線可能還是利多於弊。對出口商而言,日圓偏弱有利提升競爭力,也間接支持日股近日創出三十三年新高;另一方面,進口價格上升,雖然可能增加企業成本壓力,但同時亦有助避免物價調頭下滑。
我們認為,日本政府除了考慮在150這個重要心理關口再度入市支持日圓外,或許會更重視日圓是否面臨失控貶值壓力引發金融市場不穩,以及日圓弱勢有沒有嚴重拖累民間的生活負擔,以決定是否需要出手干預。由於已有150水平入市的「往蹟」可循,市場對政府可能再度干預的猜測本身,也已經能一定程度降低日圓進一步貶值的壓力。
在貨幣政策分歧的大背景當中,我們相信日圓兌美元下半年會繼續迫近150關口。除非央行終於啟動貨幣政策轉向,否則即使政府再度入市,日圓也難以收復130至140這區間。
了解更多市場資訊:https://bit.ly/
本文所載資料為大新銀行或其聯屬公司之觀點,截至本文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