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科技行業未見復甦 中國消費者受衝擊
中國房地產和科技行業表現疲軟,令消費支出承壓,影響公司銷售,同時動態清零政策也持續令經濟復甦籠罩陰霾。房地產銷售和線上信貸放緩,將繼續削減民眾在相關消費品和其他大額開銷方面的需求。
房地產行業打擊消費情緒和財富效應
中國房地產價格和交易量雙雙下滑,不僅令家電等相關消費承壓,同時也削弱了財富效應,從而形成惡性循環。2021年9月,70座中國城市的新建商業地產和住宅價格開始下跌,且未見復甦跡象。中國家電巨頭的收入增速跟隨國內住宅銷售的交易量變動。財富效應的減弱,將持續促使消費者減少在非家電類產品上的大筆開銷。
Photo from BusinessFocus
科技行業整頓和疫情造成的困境
中國政府對科技業的整頓態度堅定,加上新冠疫情對消費的持續拖累,中國金融科技貸款勢將放緩。2021年4月,中國政府對金融科技貸款作出更嚴格的監管,此後網貸增長迅速回落。對數據共享、金融牌照要求以及客戶數據保護等方面的限制趨嚴,預示著網絡消費貸的熱潮將告一段落。今年9月,中國疲軟的零售銷售增長放緩至2.5%,而8月則為5.4%,反映動態清零政策對消費支出的抑制作用。在二十大會後,中國政府或更堅定執行動態清零政策,能否全面開放仍為未知數。
可支配收入增長放緩令消費情緒承壓
隨著可支配收入增長放緩,內地的餐飲、酒店和免稅店消費將持續受到疲軟情緒的影響。第一季度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6%,而第二季度為3%。與2019年的疫情前數字相比,這兩個季度的三年年複合增長率分別為7%和6%,較2019年以前9%的增速有所放緩。在後疫情時期的通脹環境下,可支配收入增長的放緩意味著企業將成本壓力轉嫁給消費者的定價能力降低,而價格較高的消費品將受到更大影響。隨著更多中國居民開始在境內消費,本土免稅品企業受到的影響可能較輕微。
Photo from BusinessFocus
實體店銷售在新冠疫情籠罩下陷入疲軟
今年9月,中國內地零售實體店銷售下降4.2%,反映動態清零政策對商店經營和消費者情緒造成拖累。實體店佔中國零售銷售(除汽車外)的70%。由於政府不鼓勵在國慶長假期間出遊,加上多地疫情反覆,西安、上海和廣州等地更實施了封控措施,10月零售銷售表現未見顯著好轉。
今年9月,中國的零售銷售(除汽車外)同比增長1.2%。根據我們的情景分析,10月可能連續第二個月增長低於1.5%。據我們計算,這將使2022年全年增長低於市場普遍預期(2.7%)的風險有所上升。
彭博行業研究
免責聲明:本網頁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概與本公司無涉。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可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