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教育】 教育「撥亂反正」下 名校退學潮持續 男拔協恩英華聖保羅 湧大量插班學額
受港區國安法通過後「新政治形勢」影響,愈來愈多本港家庭選擇將子女「遷出」本港教育體系,轉入本地國際學校及海外升學。根據英國文化協會數據,即使在疫情之下,去年英國駐港領事館發出的簽證數目也比4年前增長近40%,達到2890宗。而本地眾多名校更史無前例出現眾多「插班生名額」。
Photo from 香港考試及評核局網站
港區國安法通過後,本港掀起新一波移民潮持續至今。過去一年,除了多名教師因「職業失當」被釘牌外;持續數年的通識教育科也將大「改制」,轉為社會及公民教育課,刪走大量「批判性思考」和政治相關內容。除此之外,今年中學文憑試中史科為避遭左派攻擊,考評局轉而採用難度較低,無需考生給出太多分析的簡易試題。政府在「教育領域」動作頻頻,更令不少留在香港的中產家長失去對教育體制的信心。
據《南華早報》報道2019年,本地中學所有年級組的學生與十年前相比減少了32%,但同期國際中學的入學率卻增加了23%。本地學校入學率減少,導致有18所小學和10所中學關閉。另邊廂,不少本地名校在即將到來的暑期都釋出大量插班生名額,據《星島日報》報道,包括男拔、英華、聖士提反書院在內學校都有學額供申請;協恩中學更是各年級都有插班名額。聖保羅書院副校長袁經恆表示以往學生多在學期結束後才離開,但今年1月至今已收到數封退學信
Photo from 教育階梯
同時,選擇前往英國學校留學的人數劇增,據英國文化協會的數據顯示,2020年的學生簽證比四年前增加了近40%,達到2890宗。這一數字並不包括循BNO簽證或LOTR途徑抵英的學生,今年1月,在英國私立中學就讀香港學生達5962名,高於去年年的5127人。英國獨立學校委員會(ISC)主席萊農(Barnaby Lenon)指出這是一個異常高的數字,隨著更多BNO移民抵達英國而無法即時進入公立學校,預計這個數字還會有非常明顯的上升。
《南華早報》同時援引港府一名前高級教育官員指,即使沒有政治變動,本地學生對海外和國際教育的需求也會增加。由於國際化趨勢,越來越多富裕的父母有能力將他們的孩子送到其他地方。家長們知悉那些在國外學習的人在職業生涯中會從他們的國際經驗中受益。孩子在香港完成DSE課程後選擇了英國、歐美大學升學。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