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BusinessFocus app
中大商學院研究發現當一個人躋身管理層後會變得更盡責

中大商學院研究發現當一個人躋身管理層後會變得更盡責

Market Information Media OutReach
By Media OutReach on 14 Jan 2021
Media OutReach is the first full-service newswire company in Asia Pacific offering a totally integrated service of press release distribution and media monitoring with analysis service for the public relations and investors relations communities. Founded in 2009, the company is headquartered in Hong Kong with office in Singapore.

香港 - Media OutReach - 2021年1月14日 - 在2005年熱門電影《蝙蝠俠:俠影之謎》(Batman Begins)中,主角基斯頓比爾(Christian Bale)飾演的蝙蝠俠有一句對白:「塑造你的,並非你的內在,而是你的所作所為。」(It's not who I am underneath, it's what I do that defines me),這很可能是近代電影史上意義最深遠的臺詞。一群學者雖然未受到蝙蝠俠的啟發,但卻被這句對白所打動,想要探討「行為」會否塑造「為人」。 


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管理學系副教授李文東聯同七位學者一起探討這個問題,藉此了解當一個人躋身領導層(以及職責增加)後,其性格特質會否因此有實質的改變。

李教授與其研究團隊成員進行的研究題為《晉升領導層可以改變你的性格嗎?基於角色觀點的兩項縱向研究調查》,希望證明人的性格在成年後也可改變和發展,而非傳統上認為的相對穩定。

李教授表示:「推動成人性格發展的重大因素之一,是擔當新領導職位。隨着職責加重及在機構內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新晉領導者將比以往更加盡責,辦事更有效率、更有條理和更謹慎,並以成就為中心,對下屬來說會更可靠。」

「領導者要履行領導職責所帶來的期望和責任,因此他們必須有效應對不確定性和變化。 所以,領導者面對壓力時需要能夠保持鎮定及應付負面情緒。」

五大性格特質

團隊探討研究對象在「盡責」和「情緒穩定」這兩方面的個性特徵有否出現變化。它們是「五大性格特質」的其中之二,「盡責」代表可託付、以成就為主、可靠、有條理的傾向,並能妥善和徹底地完成工作或履行職責,這是衡量領導能力和工作績效的最佳預測指標之一;「情緒穩定」是領導者的另一個可取特徵,代表當事人可以保持鎮定,應付壓力並有效地應對逆境。五大人格特質的其餘三項分別是「對體驗持開放態度」、「性格外向」和「樂於助人」。

李教授聯同香港理工大學李淑萍教授、羅格斯大學馮捷教授、佛羅裡達大學汪默教授、亞洲商學院和呂訥堡大學的Michael Frese教授、利茲大學吳志偉教授以及中大商學院博士生張宏一起進行研究。

為了驗證這個理念,他們使用美國和澳洲的公開數據庫進行了兩組研究,在一個長時期內,比較研究對象在不同階段的性格發展。研究對象分為「成為領導者的小組」,即是隨時間變化晉升為管理層的小組;另一個是一直擔任下屬的「非領導層小組」。

研究發現,晉升為領導層令研究對象的「盡責」特質提升,但兩組研究在「情緒穩定」方面都沒有明顯變化。

李教授表示:「我們假設晉升為領導層與『盡責』程度的細微增加有關係,並且工作要求改變會發揮中介作用;兩組研究的結果都支持了這個假設。」

他們闡明了當人們擔任領導職位後,人格特質會隨着時間變化而出現何種變化、變化方式及原因,以及人們在肩負更高工作要求後,為何其人格特質會發展。

李教授表示,這項研究獲得的見解將有助於企業更妥善管理事業發展並計劃領導層接班安排,這是機構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問題。

他表示,該研究結果有雙重意義。一方面,由於個性特徵「盡責」是人格因素中預測工作績效的最強因素,「我們建議機構考慮安排員工擔任非正式的領導職位,以鼓勵他們發展管理才能。這或有助他們培養與『盡責』相關的行為和特質,準備日後擔任其他工作。」

另一方面,由於「盡責」程度高的人,往往難於適應急劇變化的環境,機構應當考慮如何增強領導的「適應力」以及學習能力,以維持機構的持續競爭力。

「我們還鼓勵機構擴大培訓的範圍和內容以包括性格發展,並專注於更全面的領導才能發展形式。」

性格轉移

其中一組研究包括61名「成為領導者的小組」研究對象和128名「非領導層小組」研究對象,並使用了從三個不同時期選取的美國數據,分別是1995年至1996年、其後10年,以及其後20年。另一組研究包括342名「成為領導者的小組」研究對象和675名「非領導層小組」研究對象,並使用了以2005、2009及2012年為界線的四個不同時期的澳洲數據。

李教授表示:「兩項研究結果一致顯示,成為領導者後,個人的盡責程度會增加,變得更加可靠、更有條理和更有效率。隨着時間過去,讓他們成功擔任這些領導職位,可能會使他們適應這樣的行為,以至養成習慣,然後成為根深蒂固的性格特質。」

他表示,這項研究可能會激發學術界進一步研究「人是社會制度的生產者及產品」的概念。

以往的研究探討了獲得第一份工作、結婚和失業等人生重大事件對人格發展的影響,以及對工作滿意度、個性、不安感、收入和職業地位的影響。然而,李教授指出,最新的研究探討晉升為領導層後(更重要的是改變工作要求後)的性格發展,擴闊了這個研究領域。雖然個性特質相對穩定,但也會發生變化,即使這種轉變不一定很強烈。

「人們對變化的反應各異,我們這份論文所發現的是整體趨勢。日後的研究可以探討人們的性格變化,不同的人所表現出的不同效率、時機和幅度。」

研究人員指出兩個顧慮。首先,以往的研究顯示,十分盡職的員工或許無法好好適應新環境,並且缺乏必要的創造力。其次,企業可能需要為領導者提供培訓,以協助他們平衡職位帶來的好處和可能的不利因素,例如因為更盡責而帶來的更加不穩定的工作環境和靈活性的減少。

因此,這項最新研究對員工日後事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李教授說:「人們需要權衡擔任管理職位的好處和代價。」

「雖然晉升將會讓他們逐漸提高工作的盡責程度,但也會令他們變得缺乏適應能力和創造力。承擔額外工作要求或有機會增加他們所受的壓力,損害身心健康。」

參考資料:

Li, W.-D., Li, S., Feng, J. (J.), Wang, M., Zhang, H., Frese, M., & Wu, C.-H. (2020). Can becoming a leader change your personality? An investigation with two longitudinal studies from a role-based perspective.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 https://doi.org/10.1037/apl0000808

英文原文刊於中大商學院「中國經商智慧」網站:https://bit.ly/38zsriM


關於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商學院由六個教學單位組成,包括會計學院、酒店及旅遊管理學院、決策科學與企業經濟學系、金融學系、管理學系及市場學系。成立於1963年的中大商學院,是區內首家開辦工商管理碩士(MBA)課程和行政人員工商管理碩士(EMBA)課程的商學院。現時中大商學院合共提供10個本科課程及18個研究院課程,包括工商管理碩士、行政人員工商管理碩士、碩士、理學碩士、哲學碩士及博士課程。

中大商學院的MBA課程在2020年《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百強排行榜名列全球第50位,而EMBA課程亦在2020年排名全球第15位。中大的商界校友人數逾40,000人,為香港之冠,其中不少校友已躋身政府和商界的重要決策層。商學院現有逾4,800名本科和研究生,現任院長為周林教授。

詳情查詢,請瀏覽中大商學院網頁www.bschool.cuhk.edu.hk,或透過社交媒體追蹤我們的最新動向:

WeChat ID: CUHKBusinessSchool

【了解更多最快最新的財經、商業及創科資訊】

👉🏻 追蹤 WhatsApp 頻道 BusinessFocus

👉🏻 下載 BusinessFocus APP

👉🏻 立即Follow Instagram businessfocus.io

最新 金融投資熱話專頁 MarketFo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