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萊豬】台灣開放瘦肉精美豬進口 市場反應冷 民進黨犧牲民情 除台美貿易最大障礙
今年元旦起,台灣正式開放含有俗稱「瘦肉精」的萊克多巴胺(不超過10ppb)的美國豬肉進口。措施生效三日以來,雖然市面所有豬肉的產地仍然是台灣本地,暫未有任何「萊豬」入境,但已有不少食肆開始加價,有快餐店和便利店將使用本地豬肉的便當加價5至10元台幣不等。
自去年八月台灣總統蔡英文宣布允許「萊豬」進口後,引來不少台灣市民和團體的反對聲音,不少人都擔心瘦肉精會影響健康,而本地豬肉加價更會令美國豬肉成為窮人的選擇。台灣政府為了釋除市民疑慮,亦發行「台灣豬證明標章」供餐飲業者申請,讓消費者認明豬肉產地。有豬農表示,由於疫情影響國際運輸,所以台灣短期內都不會有「萊豬」進口,但對未來本地豬的銷量感到憂慮。
儘管社會上有不少不滿聲音,但為何台灣政府仍會一意孤行推出政策呢?有意見指,台灣政府希望向美國示好,重開「台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議」(TIFA)談判,繼而發展至《台美自由貿易協議》(FTA)。在政府宣布放寬進口後,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表示,歡迎有關政策,為美台雙邊進一步經貿合作打開大門。
馬英九在任總統時期,民進黨曾大力反對放寬「萊肉」進口的規定,如今雙方立場卻完全對調。2012年,美牛同樣在爭議下開放進口到台灣,當時意見亦認為,政策有助TIFA復談,美方也將會支持台灣加入「泛太平洋經濟夥伴協定」(TPP)。但現今,美國已退出TPP,合作似乎亦未有任何進展,而「萊豬」的外交作用有多大,仍有待觀察。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