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不買美國大豆激怒總統 特朗普再威脅拒買中國食油 新關稅成真?兩國元首見不見面?
中國以稀土出口禁令及不買美國大豆兩招反制美國關稅,令特朗普再動怒!美國總統特朗普繼上周五宣布擬加徵中國入口貨100%關稅及聲稱或不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之後,又開口炮轟中國不買美國大豆是「經濟敵對行為」,並威脅或停止入口中國食用油。但特朗普說法朝令夕改,已令美國白宮官員陷混亂,而兩位匿名人士在特朗普增加對華100%關稅前大手沽空加密幣狂賺12.5億港元,亦令不少投資者質疑特朗普政府有人以內幕消息交易非法圖利,損害了美國政府公信力。
現時美國白宮消息仍然混亂,例如究竟特朗普會不會在本月底在韓國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特朗普上周五首先表示兩國元首會面或取消,但之後又反口,指兩人應該會見面。至本周一,美國財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亦稱特朗普總統將按原計劃在韓國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又指中美已經「大幅緩和緊張局勢」。
貝森特在傳媒訪談中表示,儘管特朗普上周宣布對中國加徵100%關稅,但中美關係良好,「100%關稅不必發生」。他又指:「特朗普會在韓國與習近平總書記會晤,我認為這場會晤仍將如期舉行。」不過貝森特堅持今次貿易風波「錯在中國」,因中國的舉動(加強稀土出口管制)具有挑釁意味,美國遂進行了積極反擊。他指,中國是一個通過命令和控制運作的經濟體,但「他們既不會命令我們,也不會(不能)控制我們。」
但貝森特表示,雙方在周末進行了大量溝通,希望在中美兩國領導人會晤前與中方貿易談判代表會面,預計雙方將在本周於華盛頓舉行的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年會期間進行會談。
不過到了周二,白宮說法又有改變,變得更為「鷹派」。美國貿易代表格里爾周二接受CNBC訪問時稱,美國準備11月起「對中國入口商品加徵100%關稅」的措施,有可能如期甚至提早實施,一切視乎中方下一步做法。格里爾指出,加徵關稅的具體時間,將取決於北京在稀土爭端中的後續動作。他明確強調,中國才是「選擇讓情勢升級的一方」。
不過格里爾同時認為美中雙方過去都可以為爭端找到出路,相信今次亦可一樣。格里爾又表示,特朗普與習近平仍然計劃在亞太經合組織會議期間會面,但計劃可能隨局勢有所變化。他同時稱,只要有機會,能夠對話總是有意義。
不過雖然美國白宮官員再聲稱本月底中美兩個元首會面應會順利進行,但特朗普總統突然在中美緊張局勢中又再「火上加油」,他指考慮停止向中國進口食用油,令到兩國元首會面的安排蒙上更大的陰影。
特朗普總統在社交平台上稱,正考慮終止與中國部份貿易關係,包括與食用油相關領域。他認為,中國故意不購買美國的大豆,為美國的大豆農民造成困難,是一種「經濟上的敵對行為」(hostile act)。他進一步表示,美方正考慮報復性行動,包括終止與中國有關食用油和其他產品的貿易。特朗普指作為報復,美國正考慮終止入口中國在食用油及在其他貿易領域的業務往來。 他又聲稱,美國自己可以輕鬆生產食用油,不需要從中國購買。
路透社則報道,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大豆買家,近月由於關稅和貿易爭端,中國已暫停對美國大豆的進口,轉而採購巴西和阿根廷大豆。中國此舉令美國豆農遭受打擊,也被指有分化美國與巴西及阿根廷關係的意外。特朗普總統9月25日在白宮向媒體表示,政府打算拿出部份關稅收入來補貼農民。他本月又曾表示,希望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討論大豆問題。
對於特朗普不斷出招針對中國,中國商務部回應時表示,如有必要,中國將「戰鬥到底」,但中國同時仍保持對與美國對話的開放態度。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
免責聲明:本網頁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概與本公司無涉。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可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