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首施政報告4大傳聞 BB出世首2年免稅額26萬 試行重售公屋 北都或直接批地設廠
特首李家超明日即周三(9月17日)將發表新的《施政報告》,主題是「深化改革 心繫民生 發揮優勢 同創未來」。消息指,施政報告重點包括鼓勵生育、研究出售公屋、推廣AI及拓展教育。政府更會在土地政策上「拆牆鬆綁」,不排除在北部都會區直接批地讓中企或外企設廠,以振興經濟及促進就業。其中最矚目的「派糖」傳聞,是政府打算讓新手父母可以連續兩個課稅年度享受高達26萬元的子女免稅額,以鼓勵中產生育。此外,消息指政府擬增加香港大學非本地生比例至5成,以吸引更多優質學生來港。以下是有關《施政報告》的4大傳聞:
傳聞一:BB出世首2年免稅額達26萬
香港出生率過低致人口老化加劇,特首李家超在2023年施政報已推出「組合拳」鼓勵生育,除了提供2萬元新生嬰兒獎勵金,亦讓父母在嬰兒出生首年可獲得額外的12萬元免稅額,即父母可享受一年高達24萬元的「新生嬰兒總免稅額」。此外,由於政府之前已決定由2023/24課税年度起提高子女免税額,每名子女的基本子女免税額及BB出生年度的額外免税額,均增加至13萬元。這意味在BB出生的一個課稅年度,總免稅額高達26萬。
但消息指為進一步鼓勵生育,特首今年會加強「組合拳」即是加碼。他會宣布新生子女家庭享有的26萬元免稅額,可延長多一年至兩年。換言之,新生嬰兒父母可連續兩個課稅年度都享受到高達26萬元的子女總免稅額。
傳言二:北都或直接批地吸引中企外企設廠
特首希望吸引更多中企外企來港設廠(包括車廠)及辦公室,以促進香港經濟及保就業。消息指新《施政報告》重點是加快發展北部都會區(北都),政府會「拆牆鬆綁」,精簡規劃及行政等流程,便利產業進駐。
消息指,當局接獲內地及海外不同企業表示有興趣落戶北都,如有企業急於進駐香港,當局會考慮提供北都範圍現有工業用地例如元朗創新園、粉嶺、大埔工業用地。
據報道,北都產業用地用途具彈性,例如汽車(包括電動車)製造業亦屬於先進製造業,可使用創科用地。產業用地亦可以不同模式批出,例如若透過招標,可採取「雙信封制」,即同時考慮地價及其他因素,而不會單純是價高者得。
此外當局亦有意在北都批地時,選取特定行業作「有限度投標」,甚至不排除「直接批地」,以及極速吸引巨企落戶香港設廠。
傳言三:傳試行重售公屋 助基層安居樂業
據報道,港府有意重推暫停了約20年的公屋租置計劃,即是再次出售公屋。但據悉將會先由房委會挑選數條樓齡不大以及社區配套設施較齊全的公屋屋邨,諮詢居民是否有意買公屋的意向,才會正式落實小規模重推公屋計劃。
傳言四:推AI及增大學非本地生比例 加建學生宿舍 吸引優質學生來港
特首為了把香港要打造國際大學教育樞紐,消息指政府在最新《施政報告》除了預留資金推動中小學的數字教育和發展人工智能(AI)外,亦會進一步放寬八間資助大專院校招收非本地學生的上限,把非本地生學額比例上限進一步調高至50%。但教資會仍會確保每年為本地生提供的1.5萬個資助學額維持不變,即本地學生升讀大學的機會,不會受非本地生比例提升所影響。
另一方面,港府早前已容許把商廈改裝成學生宿舍,《施政報告》據悉也會預留部分未發展的商業用地,容許興建學生宿舍,以增加宿位供應,便利及吸引內地及海外學生在港讀書。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
免責聲明:本網頁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概與本公司無涉。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可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