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繽紛虎頭蛇尾 官網突無法瀏覽 政府愛盛事 冷待夜經濟 香港欠夜墟 輸士林夜市9條街
「香港夜繽紛」活動悄悄結束?特區政府前年(2023年)9月發起「香港夜繽紛」系列活動,聲稱力谷夜經濟,更揚言要擴展至18區。但政府疑「虎頭蛇尾」,近月已經無甚夜間大型活動,海濱夜市墟市的熱鬧固然如曇花一現,連尖東重開的夜總會早前亦閃電結業,令遊客及商界都失望。記者又發現香港夜繽紛官網「www.nightvibeshk.gov.hk」近日已經無法瀏覽,令人關注網站是否已「執笠」。不過亦有政界人士認為,特首快公布的施政報告或會重新著墨於夜經濟,現時便批評政府是「言之尚早」。
香港特區政府是於2023年疫情後推出「香港夜繽紛」,希望推動「夜經濟」,當年9月還由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主持啟動禮,雖然之後發生過「灣仔海濱夜市攤檔無電」、「國慶煙花匯演日熟食攤位下午4時就要離場」等爭議,但總算曾經熱鬧過,也一度成為遊客打卡熱點。其中以灣仔及觀塘的海濱夜市較為成功,不過自2023年底之後,政府未知是財困還是其他原因,開始對「夜繽紛」剎車,除了廟街市集的推廣維持至2024年底外(但去年中開始人流大跌),其他夜繽紛活動已漸消失。
事實上,無論是特首施政報告還是高官發言,過去一年都鮮見再提出「夜繽紛」大計,發展商局網站及fb官網,過去一年已甚少貼出夜間大型旅遊或夜市活動圖片,至於其網站列出的20項官方夜繽紛活動,最後一項亦已經是2023年底。去年下半年,有人發現「香港夜繽紛」的官方網站(www.nightvibeshk.gov.hk)已接近一年無更新。至近日,記者甚至發現「香港夜繽紛」的官站已經無法瀏覽,疑似已執笠。
事件引起網民議論紛紛,不少網民都批評特區政府常「虎頭蛇尾」,空有口號,卻未能持久落實。例如夜繽紛經濟最重要的政府配套,包括「港鐵或商場要延長服務或開放時間」、「要有足夠通宵車」、「要放鬆熟食小販明火煮食或街頭賣藝限制」、「要放寬夜間噪音管制」等。但政府在相關政策接近「零進展、零鬆綁」,令香港大舉落後於台北士林夜市的「不夜天」旅遊經濟。
政府僵化的法例及過分謹慎的執法,亦或令到香港更難創新,企圖發展夜經濟商家往往執笠或蝕本收場。例如尖東昔日地標大富豪夜總會6月14日改名Big Boss Generation重開,希望轉型成多功能派對娛樂場所,但政府有人疑視作「洪水猛獸」,未有任何「合作」。該場所邀請日本女藝人蒼井空擔任開幕儀式的剪綵嘉賓時,同日更有大批警員登門查牌。加上該公司中、港股東意見分歧,故重新開業僅兩個月,便陷於停業狀態。
此外,特區政府想振興旅遊經濟,原本在本月4日至8日一連4天舉行「香港國際熱氣球節」,有機會令香港做到「日夜都繽紛」。但疑因主辦者熱氣球在安全方面做得不夠理想,加上政府又擔心在熱氣球在中環升空,一旦出事會引發嚴重後果,結果竟出現了政府任由主辦者以「熱氣球載人升空」作招徠出售昂貴入場票、事後政府卻又拒批出熱氣球載客升空牌照的鬧劇。最終事件弄致天怒人怨,主辦者蝕錢退票圖平息觀眾怒火,卻令香港旅遊聲譽雪上加霜。
為何政府忽然「冷對」夜繽紛及夜經濟?因分析認為,政府過去一年明顯把政策重心放在「重質不重量」的盛事經濟上,因它認為單單搞夜經濟已追不上當今經濟轉型需求,加上港人北上成風,消費力北移,政府有高層認為「再搞多幾個夜間市集」具體的經濟效益存疑。不過不少市民及小商家卻不同意政府看法,尤其是香港打工仔「好夜才收工」,但現時商場早關門,深夜根本沒有墟市可供市民「逛街吃東西購物」,令他們「有錢也難花」,導致香港零售餐飲經濟更難有起色。
其實有香港政黨亦認為,政府應「加把勁」推動夜經濟,以同時推動本地經濟及增加香港對遊客的吸引力。例如經民聯近期的報告即提出多項「夜經濟」建議,包括:建議「打造美食薈」、讓小販免費駐場、允許明火煮食,於各區設立墟市和周末夜市、與IP品牌作聯乘宣傳等等。該政黨也促請政府在土地使用及深夜噪音管制法規拆牆鬆綁,以搞活經濟。但政府會否聽從這些民意?也許要等特首李家超發表新的施政報告時才能揭盅。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
免責聲明:本網頁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概與本公司無涉。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可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