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BusinessFocus app
AI紋身機取代人手刺青?實現近乎無痛紋身 全球170億市場受衝擊

AI紋身機取代人手刺青?實現近乎無痛紋身 全球170億市場受衝擊

Business News
By Shiney Xu on 11 Aug 2025

全球紋身市場達170億港元,但最新AI及自動化機械,或令傳統紋身師要失業?當數十小時的精雕細琢被程式碼精準複製,一場由AI引發的紋身革命正在悄然上演。美國德州奧斯汀初創企業Blackdot研發的AI智能紋身機A.E.R.O.(Artist Enabled Robotic Operator)正式進駐紐約頂級紋身店Bang Bang,為傳統紋身行業帶來革新。該公司創辦人Joel Pennington指出,這款設備透過電腦視覺技術及機械臂操作,能將墨點精確控制在0.25毫米直徑,並根據皮膚特性自動調節針刺深度,大幅減輕痛感之餘,精準度更勝人手。

 技術創新與消費體驗

 A.E.R.O 的核心技術是將數位圖案轉化為直徑僅250微米(0.25毫米)的微型墨點陣列,其精準度媲美人類髮絲。這項技術的突破在於結合了AI電腦視覺、雷射測量與顯微鏡系統:雷射即時掃描皮膚高度,AI則根據皮膚資料庫自動調整針刺次數與深度,確保每個微穿刺都精準落在指定位置,還能處理超精細字體、逼真肖像,甚至重現兒童手寫字體或藝術品細節。設備支援廣泛灰階範圍,突破傳統紋身師的技術限制。

此外,A.E.R.O針頭刺入較淺,避開深層神經末梢,實現「近乎無痛」體驗。許多體驗者僅感受到輕微壓力和機械運作聲,而非傳統紋身的強烈刺痛。這種低痛感、低出血、不留疤的特性,為畏懼傳統紋身的消費者提供了新選擇,成為產業使用者體驗的重要里程碑。Blackdot技術總監Yan Azdoud表示新技術能以手術級精度完成人手難及的精細圖案,自動吸墨設計更省卻傳統反覆擦拭步驟。

 傳統藝術與科技介入爭議

 A.E.R.O.的出現,在紋身界引發了兩極化的激辯。許多紋身師擔憂這項技術會威脅他們的生計,認為機器無法取代長年累積的經驗、與客戶間的情感交流,以及藝術創作過程中無法被量化的「靈魂」。他們認為,紋身不僅是圖案的複製,更是與客戶共同創造的儀式,這種人情味是機器無法模擬的。

 然而,Blackdot創辦人Joel Pennington則強調,A.E.R.O.並非旨在取代紋身師,而是開創「精準紋身」的新類別。他將機器比作古騰堡印刷機,認為技術的進步為藝術家提供了新的工具,而非威脅。Pennington將定義A.E.R.O.為「設備」而非「機械人」,目標是服務怕痛或不適應傳統紋身店的顧客,拓展市場選擇。部分藝術家看到機遇,嘗試結合AI與手工刺青,例如用機器完成精密的線條,再由人手進行細節的填色,以此融合兩者的優勢,探索藝術表現的嶄新可能。

 商業版圖拓展與產業展望

 Fortune Business Insights數據顯示,2024年全球紋身市場規模達22.2億美元(約174億港元),預計2032年市場規模將達48.3億美元(約379億港元),展現強大的市場潛力。Blackdot已完成700萬美元(約5,495萬港元)的融資,計劃向全球 40 間現代化工作室提供設備,包括紋身店、永久性化妝工作室及身體穿刺店。除奧斯汀旗艦店外,設備已進駐知名紋身店 Bang Bang NYC。

 同時,公司還推出Blackdot Gallery實體數位藝術交易平台,結合NFT與紋身。客戶可收集限量數位藝術品換取紋身,吸引年輕族群並為藝術家開拓新變現管道。未來,Blackdot正研發更安靜智能的新一代機器,並探索將AI紋身技術擴展至化妝工作室、高級沙龍及服裝店等場景。這場由AI紋身機驅動的革新,影響力將超越傳統產業,預示科技與美學深度融合的新時代。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

免責聲明:本網頁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概與本公司無涉。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可跌。

【了解更多最快最新的財經、商業及創科資訊】

👉🏻 追蹤 WhatsApp 頻道 BusinessFocus

👉🏻 下載 BusinessFocus APP

👉🏻 立即Follow Instagram businessfocus.io

最新 金融投資熱話專頁 MarketFo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