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首例!澳洲3D打印皮膚治癒燒傷,告別傳統植皮!
你能想像嗎?未來嚴重燒傷的皮膚,或許不再需要忍受漫長而痛苦的傳統植皮手術。近日澳洲悉尼康科德醫院(Concord Hospital)成功利用3D打印皮膚為燒傷病人進行移植,這項世界首創的技術不僅為一名卡丁車意外燒傷的女子帶來新生,更預示著燒傷治療領域一場革命性的變革。這項僅有「1分痛感」的新技術,究竟是如何運作的?它又將為全球數百萬燒傷患者帶來怎樣的曙光?
3D打印人造皮膚醫療創新突破
這次悉尼康科德醫院的突破,其核心在於利用患者自身的細胞,實現「客製化」的皮膚再生。整個過程始於對患者健康皮膚進行小範圍的活組織檢查,提取關鍵的皮膚細胞,例如角質細胞和纖維母細胞。這些細胞隨後會在實驗室環境中進行培養和增殖,形成所謂的「生物墨水」(bio-ink)。
接著,一台高度專業化的3D生物打印機登場,它會根據傷口的精確尺寸和深度,將含有患者自身細胞的生物墨水,像打印文件一樣,逐層、精準地噴灑到傷口上。這種技術的創新之處在於,它不僅僅是覆蓋傷口,更是重建皮膚的複雜結構,包括表皮和真皮層。
相較於傳統植皮手術需要從身體其他部位取下大面積皮膚,3D打印皮膚大大減少了額外創傷,並有望降低免疫排斥的風險,加速癒合過程,甚至改善最終的皮膚顏色和質感匹配度。這項技術的成功,標誌著個人化再生醫學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幾乎無痛!」首位患者托爾布魯格的奇蹟之旅
「我幾乎沒有感覺到疼痛,滿分10分的痛感中,我只感到了1分。」這是全球首位接受3D打印皮膚移植的幸運兒——托爾布魯格(Rebecca Torbruege)女士的真實感受。一次卡丁車意外,讓她的腿部遭受嚴重燒傷。當傳統包紮治療效果不佳時,康科德醫院的梅茲醫生團隊建議她嘗試這項試驗性技術。
手術時,醫生從她皮膚提取細胞,用3D打印機重建後,將新生「皮膚」噴灑在傷口上。「傷口癒合得很快,恢復也很順利。」她驚喜地說。雖然初期皮膚呈粉紫色,但醫生表示這會逐漸消退。托爾布魯格的成功案例,不僅為她帶來希望,更證實了這項技術在減輕痛苦、加速康復方面的潛力,為臨床應用注入信心。
醫療倫理的深思與再生醫學的未來
3D打印皮膚技術的成功為燒傷治療帶來革命性突破,但同時引發對醫療倫理和未來發展的思考。首先是公平性與可及性問題:初期高昂成本和技術門檻,可能使這項技術僅惠及少數發達地區或高收入人群。如何確保全球普及,讓更多患者受益,是未來重要課題。其次,技術成熟後,其應用邊界可能引發倫理討論。例如,除治療燒傷外,是否會被用於非醫療目的的美容整形,甚至「訂製」外觀?這需要嚴格規範和倫理指引。
展望未來,3D打印皮膚僅是再生醫學的起點。科學家的終極目標是打印更複雜的組織,甚至功能完整的器官,如肝臟、腎臟和心臟,解決全球器官移植短缺困境。康科德醫院的醫生團隊表示,將在數月內為另外5名病人進行3D打印皮膚移植,並評審結果以推動試驗進入下一階段,期望這項技術能讓治療「更快、更一致、更可靠」。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
免責聲明:本網頁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概與本公司無涉。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可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