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BusinessFocus app
美股能否持續吞噬全球? 全球看好太瘋狂 美國打噴嚏或導致股災

美股能否持續吞噬全球? 全球看好太瘋狂 美國打噴嚏或導致股災

Investment Bloggers
By 徐立言 on 12 Feb 2025

美國股市的主導地位已經不是新聞,而是過去10年的市場共識。如今,美國企業的盈利能力、全球投資者的青睞,以及資本市場的規模,遠遠甩開了其他國家。

高盛最新的報道顯示美國公司的盈利能力讓其他國家的企業相形見絀。全球範圍內,年淨利潤超過10億美元的科技公司數量共有83家,其中48家來自美國,而其他國家加起來只有35家。這種差距不僅凸顯了科技行業的集中度,也說明了美國企業在資源整合和市場運營方面的超凡能力。更令人矚目的是,全球市值前十的企業中有7家是美國企業,其餘3家則是靠國家支持的國有企業。換句話說,從純粹的市場競爭角度看,美國企業幾乎沒有真正的對手。

高盛的展望報告提供了一些驚人的數據,進一步證明了這一點。然而,這場盛宴能否持續?或者說,市場是否已經進入「過於完美,無可挑剔」的階段?這才是投資者真正應該關心的問題。從規模來看,美國公開市場(股票和債券)總市值高達79萬億美元,是全球第二大市場——日本(10萬億美元)的8倍。換句話說,如果美國市場打個噴嚏,全球市場可能直接感冒。

更令人驚訝的是,美國企業的盈利增長速度長期超越其他發達國家。自1992年以來,美國企業的盈利增長率每年平均比非美國發達經濟體高出2.4個百分點,說是吊打其他市場並不為過。這種長期增長優勢,也讓美股幾乎成了全球投資組合的「標配」。

美國市場的強勢表現,讓全球投資者紛紛「上車」。過去12個月,外資流入美股的資金達到了1.4 萬億美元,是 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年均流入量的兩倍。這種瘋狂的資金湧入,無疑是一場市場對美國經濟和企業信任的豪賭。然而,這種單邊的投注是否會帶來隱患?市場的歷史告訴我們,當所有人都站在同一側時,風險往往被低估了。

美股估值的高企也引發了與其他市場的巨大差距。初看之下,歐羅區市場的估值比美股低了39%,這似乎是一個巨大的折價。然而,高盛的報告指出,這種差距並非完全基於市場效率,而是受到行業結構的影響。比如,英國市場中科技股的比重僅為1%,而美國則完全由科技巨頭主導。再比如,能源板塊在標普500指數中僅佔盈利的5%,但在英國市場佔了19%,在日本市場則只有1%。這些差異使得直接比較變得不公平。經過調整後,歐羅區市場相對美股的折價縮小到了23%。雖然仍有差距,但並沒有初看起來那麼誇張。

未來10年的關鍵問題在於,美國市場的獨霸地位能否持續。美國企業的估值之所以高,是因為它們的表現值得這樣的定價。然而,當市場已經對這些公司抱有極高的期望時,任何一點點失誤都可能引發劇烈的市場反應。當前的情況似乎是,投資者對美國企業的信心已經達到極致,但當這些公司未能超越預期時,市場的反應可能會非常不妙。

美國股市是全球的「定價之錘」,但歷史告訴我們,沒有任何資產可以永遠上升,沒有任何市場能夠永遠完美無缺。相信美國市場長期勝利很安全,但若時局改變,對於「美國神話」的質疑恐怕又會如潮水般湧現。眼下的美國,或許正在走向另一個關鍵的十字路口。

徐立言

www.facebook.com/hsulylab/

免責聲明:本網頁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概與本公司無涉。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可跌。

【了解更多最快最新的財經、商業及創科資訊】

👉🏻 追蹤 WhatsApp 頻道 BusinessFocus

👉🏻 下載 BusinessFocus APP

👉🏻 立即Follow Instagram businessfocus.io

最新 金融投資熱話專頁 MarketFo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