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BusinessFocus app
薯片叔叔共創社教育科技月峰會 探索教育科技發展 釋放無邊潛能

薯片叔叔共創社教育科技月峰會 探索教育科技發展 釋放無邊潛能

Market Information PR Newswire
By PR Newswire on 17 Oct 2023
PR Newswire (www.prnasia.com), a Cision company, is the premier global provider of media monitoring platforms and news distribution services that marketers, corporate communicators and investor relations professionals leverage to engage key audiences. Having pioneered the commercial news distribution industry since 1954, PR Newswire today provides end-to-end solutions to produce, distribute, target and measure text and multimedia content across traditional, digital, mobile and social channels. Combining the world's largest multi-channel content distribution and optimization network with comprehensive workflow tools and platforms, PR Newswire powers the stories of organizations around the world. PR Newswire serves tens of thousands of clients from offices in the Americas, Europe, Middle East, Africa and Asia-Pacific regions.

香港2023年10月17日 /美通社/ -- 薯片叔叔共創社成立於2018年,是一個慈善機構,旨在提倡嶄新的學習、生活和工作方式。透過與國際教育技術協會(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ISTE))及Minerva 計劃合作,匯集超過40名來自世界各地的專家參與「全球教育科技月峰會」,探討從K12到企業學習的範疇裡,能有效推動教育工作者、學習與發展(L&D)專家和學習者的創新解決方案、案例研究和最佳實踐應用方法。

召集教育科技的領航者
10月12日的K12峰會,首先以一段影片拉開序幕,影片號召每個人都能成為教育創新運動的領航員。今年初,薯片叔叔共創社首次推出教育科技英雄獎,以表揚香港的教育科技先鋒(得獎者請見附件)。

教育科技在校的應用:成功的關鍵
國際教育技術協會(ISTE)的首席創新官Joseph South,闡述了人工智能的廣泛影響,並提倡從填鴨式教育轉向發展技能教育。Joseph South表示:「我們需要培養學生作為全球合作者、創新設計師和人工智能創造者的身份,我們也可以利用科技來實現這一點。」他總結道:「科技最終是否使我們變得更人性化還是機械化,這是我們的選擇。」

South與教育顧問Benjamin Sheridan,以及香港教育大學賽馬會小學副校長羅啟豪(教育科技英雄獎的大獎得主)一同參與了討論小組環節。他們討論了人工智能在提供個人化學習方面的角色,以及它如何協助評估學生的技能。他們認為,在整合教育科技工具時,定立學習目標是非常重要。另外,工具的易用程度、文化和配套上是否適應都是關鍵因素。教師使用科技的信心和能力,都會影響能否成功整合,故學校應持續營造有利使用科技的氛圍,鼓勵創新,以解決教師可能面對的科技疲勞問題。

解決方案得獎者的教育科技應用
教育科技企業全球拓展計劃是一個國際性的比賽,以發掘快速發展的教育科技初創企業為目標,其2023年的得獎者分享了科技如何提高學習動機(來自挪威的House of Math),促進個人化及自適應的學習(來自英國的Century Technology),以及早期幼童發展(來自加拿大的iBlüm及阿聯酋的Lamsa)。2020年參加計劃的教育科技企業,英國的MEL Science、Zzish和香港的Mandarin Matrix亦有參與討論。

AI正在重塑高等教育的未來
在成人教育峰會中,Minerva大學校長 Ben Nelson、SNHU 人類系統首席科學家 George Siemens 教授以及薯片叔叔共創社創辦人曾俊華進行了開幕主題對話。Nelson指出,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出現揭示了大學已淪為單純提供學歷認證機構,過時的學習模式和評估框架已不能滿足學生和社會需求,現在是大學重新思考高等教育目標的時候。不少人擔心AI會對人類生存構成威脅,Siemens回應指大學在歷史上一直發揮著培育具思考能力的個體的功能,他認為:「能使人們更加人性化的教育機構將會取得成功。」

人工智能在提供以人為本教學和學習方法中的角色
史丹佛大學數位教育副教務長 Matthew Rascoff 強調了以人為本教育的必要性。 Rascoff 認為,科技使學習變得民主化,但真正的挑戰在於如何廣泛地提倡人性化的教育。他說:「大型公開網上課程(MOOCs)在教育民主化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卻在人性化教育方面需要更多工作 。」他引用了史丹佛大學的Code in Place項目,展示了自然語言處理可能是廣泛提倡個人化教育的關鍵所在,相比學生的個人化自主學習,更能令教師更專業和有效地提供一對一的個人化教授 。

在亞洲而言,韓國科學技術研究院的Sook Kyoung Cho 教授和Chulmin Yoon 博士在峰會上向與會者介紹他們與Minerva大學的合作,除了提供專業的工程知識外,亦會培養學生具持續性的生活技能。他們分享研究院如何在韓國文化的背景下套用Minerva計劃,並展示了他們如何使用科技幫助學生培養人文技能。

透過教育科技提升學生的就業能力
隨著AGI(人工通用智能)的出現,慎思明辨已成為最重要的技能之一。2023年教育科技企業全球拓展計劃得獎者,英國的Macat展示了其PACIER框架如何評估和培養慎思明辨;至於印度的Belong Education和英國/越南的Virtual Internships則展示了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和其他科技來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收窄不同行業與學術界之間的差距;中國的Classin展示了它先進的硬體和軟體提供無縫連接的混合式學習體驗。

利用教育科技進行再培訓和技能提升的工作坊
隨著人工智能和機械自動化的發展,未來將有數百萬個工作崗位被取代,甚至消失。10月13日下午的工作坊,焦點放在就業再培訓和技能提升,以應對就業機會下跌的威脅。來自美國的Workera首先介紹了如何使用人工智能對技能需求進行細緻分析,並幫助機構制訂人才發展的策略;西班牙的Odilo介紹了其由人工智能驅動的個人化學習生態系統;以色列的ThriveDX則展示了如何通過科技實施跨公司的網絡安全培訓計劃。

教育科技在企業的應用︰成功的關鍵
專家小組分享了整合科技與企業的學習及發展策略的原因、內容和方法。小組成員包括領英學習與參與的東盟負責人莊雅钧、Tyton Partners董事總經理Nick Kind、溢達集團夥伴關係發展總監莊珮珊,及教育科技英雄獎(企業)的得主。科技讓學習變得更加輕易,透過數據分析發掘技能差距及未開發的潛力。要成功轉型,專家強調需要領導層需以身作則帶領學習文化。莊珮珊展示溢達集團以簡單的科技工具減低學習障礙,並整合學習到工作流程之中,為員工提供有利的環境及誘因進行嘗試。

政府、行業和專業機構的角色
Nick Kind提出科技有大規模重新培訓勞動力的潛力,但由於政府和企業尚未全面擁抱教育科技的機遇,這種潛力迄今尚未為社會帶來顯著改變。該專家小組認為應從行業、國家和區域層面討論解決人才發展的需要,因為人才發展需要不能單單透過個別公司獨力解決。Nick Kind在發言中強調共同語言和基礎建設之必要,而莊雅钧則以新加坡政府為例,強調政府和行業合作的重要性。

我們需要更多英雄
改變正在迅速發生,人力資源已成為現今世界最重要的資產,正確運用科技,才可以釋放人類的巨大潛能、改變社會。我們在未來幾年所做的決定,將決定之後的世界發展。選擇權掌握在我們手中,我們必須有所行動。回到薯片叔叔共創社教育科技月峰會的開幕主題,正如香港大學LITE Lab行政總監陳華利所說,我們需要更多的英雄來「推動我們去做我們從未想像過的事情」。

附件 1

教育科技英雄獎得獎者

K12
大獎:香港教育大學賽馬會小學
願景:滬江維多利亞學校
持份者參與:保良局蔡繼有學校
方案選擇:BrainX 博思腦部培訓中心
項目執行:福建中學附屬學校
學習經驗:九龍灣聖若翰天主教小學

成人教育組
大獎 (企業):溢達集團
大獎 (高等教育):香港理工大學沉浸式混合實境洞穴系統 (HiVE)
願景:港鐵車務訓練部
持份者參與:香港大學法律學院LITE Lab
方案選擇:香港大學春日木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項目執行:香港科技大學商學院國際工商管理碩士數碼課程
學習經驗:香港理工大學教學發展中心

附件2

相片1:(從左到右)國際教育技術協會 (ISTE) 首席學習官 Joseph South、教育顧問 Benjamin Sheridan、香港教育大學賽馬會小學副校長羅金源、英基學校協會教育科技主管 Jason Prohaska。
相片1:(從左到右)國際教育技術協會 (ISTE) 首席學習官 Joseph South、教育顧問 Benjamin Sheridan、香港教育大學賽馬會小學副校長羅金源、英基學校協會教育科技主管 Jason Prohaska。

相片2:2023年教育科技企業全球拓展計劃的得獎者。
相片2:2023年教育科技企業全球拓展計劃的得獎者。

相片3:薯片叔叔共創社頒發教育科技英雄獎 (K12組別)。
相片3:薯片叔叔共創社頒發教育科技英雄獎 (K12組別)。

相片4:薯片叔叔共創社頒發教育科技英雄獎 (高等教育)大獎予香港理工大學沉浸式混合實境洞穴系統HiVE。
相片4:薯片叔叔共創社頒發教育科技英雄獎 (高等教育)大獎予香港理工大學沉浸式混合實境洞穴系統HiVE。

相片5:薯片叔叔共創社頒發教育科技英雄獎 (企業)大獎予溢達集團。
相片5:薯片叔叔共創社頒發教育科技英雄獎 (企業)大獎予溢達集團。

【了解更多最快最新的財經、商業及創科資訊】

👉🏻 追蹤 WhatsApp 頻道 BusinessFocus

👉🏻 下載 BusinessFocus APP

👉🏻 立即Follow Instagram businessfocus.io

最新 金融投資熱話專頁 MarketFo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