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股泡沫或爆破? 巴菲特指標衝上217% 遠超「玩火」警戒線
美國股市屢創新高,卻暗藏隱憂。被全球著名投資大師巴菲特(Warren Buffett)視為重要風向標的「巴菲特指標」已升至217%,遠超200%的警戒線,引發市場對泡沫風險的擔憂。該指標以股市總市值與國民生產毛額(GNP)比例衡量估值水平,巴菲特早在2001年網絡泡沫時期便警告,指標接近200%屬「玩火」階段。如今指標突破歷史高位,市場關注股市會否重蹈當年崩盤覆轍。
指標背後意義與風險信號
令散戶尤其擔心的是,踏入十月剛巧是「最多股災」的月份,故有十月魔咒之說,令人關注巴菲特指標的危機預測會否成真。「巴菲特指標」,正式名稱為「股市總市值與國民生產毛額(GNP)之比」,是股神巴菲特本人認為「衡量任何特定時刻估值狀況的最佳單一指標」。這個指標的概念很直觀:當股票市場的總價值與國家經濟規模相當或更低時,投資潛力通常較高;反之,若股市價值遠超經濟產出,則可能存在泡沫風險。
巴菲特曾公開表示,當該比例降至70%至80%時,是買入的絕佳時機;而若接近200%,則需謹慎,因為這意味著「在玩火」。如今,這個指標驚人地飆升至217%,遠超2000年網絡泡沫時期的峰值,也超越了2021年後疫情反彈時的190%高點。這個數字清晰地警告我們,在投資人情緒極度樂觀的當下,股市的價值成長已與實體經濟脫鉤,隱藏著不可忽視的風險。
目前市場估值表現及原因
從「巴菲特指標」的角度來看,目前美國股市正處於前所未有的「高估」狀態。這次史詩級的飆漲,其主要驅動力量並非來自廣泛的經濟復甦,而是高度集中於少數幾家超級科技巨頭。因其在人工智慧(AI)領域的數十億美元投資,被賦予了極高的未來增長預期。
這種由AI浪潮所帶動的樂觀情緒,使得投資者願意為這些公司的營收成長支付前所未有的溢價。除了「巴菲特指標」外,其他估值工具也發出了類似的警訊。例如,標普500指數的市銷率(Price-to-Sales Ratio)已達到3.33,同樣創下歷史新高。這反映出,在廣泛的市場中,企業的市值增長速度都明顯快於其銷售額增長,這通常被視為市場過熱的信號。
歷史比較與未來展望
當前217%的巴菲特指標與歷史數據相比,已顯示明確風險信號。其他估值指標也在發出類似警訊。根據訂製投資集團(Bespoke Investment Group)數據,標普500市銷率近期升至3.33,創歷史新高。相較之下,2000年網絡泡沫高峰時為2.27,疫情後市場熱潮時曾達3.21,隨後估值回落。當前估值較為激進,這讓傳統投資者憂心,市場狀態與歷史上幾次崩盤前的非理性繁榮極為相似。
然而,也有觀點認為,過度依賴該指標可能是一種危險的簡化。過去20年美國經濟結構已轉向科技、軟件等輕資產模式,且大型企業市值反映的是全球經濟,而非僅美國GNP,因此指標未必能精準衡量當前市場。儘管如此,它仍提醒我們市場樂觀情緒已達高點,投資者應保持清醒並充分評估風險。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
免責聲明:本網頁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概與本公司無涉。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可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