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甜菊不止零熱量! 發酵後可殺胰臟癌細胞 或令絕症有得救?
蘋果前CEO喬布斯(Steve Jobs)因患罕見胰臟神經內分泌瘤(PanNET)離世,這種僅佔胰臟癌1-2%的腫瘤,與傳統胰臟癌一樣都被視為「可怕殺手」,因病人五年存活率僅約一成。醫學界一直尋求胰臟癌新療法,近日疑見曙光。日本最新研究發現,甜菊葉經過特定益生菌發酵後的萃取物,有效殺死胰臟癌細胞,且不會傷害正常腎臟細胞,為治療胰臟癌帶來新希望。
市場潛力與產業趨勢
蘋果喬布斯以創造「蘋果iPhone盛世」而聞名,卻罹患僅佔胰臟癌1–2%的「神經內分泌瘤」(PanNET)喪命。但無論是胰臟癌還是「神經內分泌瘤」,都被稱為「最凶悍的癌症狙擊殺手」,不少名人死於此病,即使身家百億也往往無力回天。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金斯伯格(Ruth Bader Ginsburg)、CHANEL「老佛爺」卡爾拉格斐(Karl Lagerfeld)等均因胰臟癌喪命。
故全醫科學家正爭相尋找更有效的特效藥及療法,部分科學家將目光投向類似代糖的「甜菊」。甜菊不僅可提煉「甜菊糖」,其葉子富含黃酮類和酚類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高血壓及微弱抗癌作用,因此廣泛用於食品和製藥業。
甜菊糖(E960a 和 E960c)是當前最受歡迎的天然甜味劑之一,廣泛應用於糖果、軟飲料、早餐麥片和麵包等超過4萬種食品中,其全球市值已達14.7億美元(約114億港元),預計到2035年將增長至25億美元(約195億港元)。Future Market Insights指出:「隨著健康意識提升、肥胖與糖尿病增加,以及糖稅政策的實施,天然低熱量甜味劑需求上升,甜菊糖成為重要替代品。」然而,日本最新研究發現,甜菊具有抗癌功效,可能進一步提升其價值。
甜菊抗癌研究與科學原理
廣島大學研究團隊,將甜菊葉的萃取物(SLE),與一種從香蕉葉分離出的益生菌「植物乳桿菌SN13T菌株」結合進行發酵,產生了新物質——發酵甜菊葉萃取物(FSLE)。
實驗結果顯示,在模擬人體溫度的37℃環境下,FSLE對胰臟癌細胞(PANC-1)的增殖與轉移展現出強效的抑制能力,效果遠超未經發酵的萃取物。更重要的是,它表現出高度的「選擇性」,即使在高濃度下,對健康的腎細胞(HEK-293)也幾乎沒有毒性。研究團隊進一步分析發現,關鍵抗癌成分是益生菌發酵後由綠原酸(CA)轉化而成的「綠原酸甲酯」(CAME),它能阻斷癌細胞週期並誘導細胞凋亡,從而達到抗癌效果。目前仍屬於早期實驗室細胞研究,未來將計劃使用小鼠進行研究,以更好地了解不同劑量對身體的有效性。
產業供應鏈與企業佈局策略
這項新研究會否推動消費者主動選購含甜菊糖產品尚待觀察,但很可能進一步提升天然甜味劑的市場形象。事實上,百事可樂(Pepsi)、雀巢(Nestlé)及聯合利華(Unilever)等跨國食品和飲料制造商早已行動,在多款產品中以高純度甜菊提取物取代糖分,例如百事旗下佳得樂「零糖」飲料便採用甜菊成分。
業界分析指,若後續臨床試驗能證實發酵甜菊的抗癌功效,這些企業極可能加快布局:一方面擴大現有產品線的甜菊應用,另一方面或推出主打「功能性健康」的新系列產品,甚至與科研機構合作研發專利發酵技術。這或將改變全球健康食品產業的版圖與供應鏈格局。
甜菊(甜葉菊)是一種來自南美洲植物的天然零熱量甜味劑,其甜度約是蔗糖的200-300倍,零升糖指數,且幾乎不含熱量或碳水化合物,適合糖尿病患者和想減少糖攝取的人使用。然而,市面甜菊糖多是經過複雜提煉的加工品,長期食用可能影響腸道益生菌生長。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
免責聲明:本網頁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概與本公司無涉。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可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