唔識編程都可以致富? 他打造AI漫畫翻譯平台,月賺近80萬!

唔識編程都可以致富? 他打造AI漫畫翻譯平台,月賺近80萬!

News
By Shiney Xu on 19 May 2025

當AI浪潮席捲全球,一位不懂程式設計的產品經理蘇謹深,憑藉對漫畫的熱愛與15年的產品開發經驗,利用ChatGPT等AI工具,成功打造出月營收突破10,000美元(約78萬港元,下同)的「AI Manga Translator」線上服務。這揭示了在AI時代,即便沒有深厚技術背景,也能將創意轉化為真金白銀的無限可能。他的故事,是否預示著人人皆可成為開發者的時代已經來臨?

 從個人痛點到市場契機

 在廣州網路公司擁有15年產品經理資歷的蘇謹深,本身是一位資深漫畫迷。他常苦於無法即時追看最新進度的原文漫畫,即便使用Google翻譯,文字脫離對話框的閱讀體驗也極差。長期關注科技趨勢的他,敏銳地意識到大型語言模型的潛力。吳恩達博士提及AI輔助開發MVP的理念,更啟發了他:「AI既然能識別、翻譯並回填文字,我何不打造一個產品來滿足自己的需求?」這份源於個人痛點的洞察,成為了他踏入AI漫畫翻譯領域,並從傳統產品經理成功轉向AI應用開發者的契機。

 利用 AI 技術構建漫畫翻譯平台

 蘇謹深並不懂程式編寫,但他巧妙地將AI(如ChatGPT、Claude)視為「員工」。他發揮產品經理的專業,準備了超過20萬字的詳盡產品規格書,清晰定義API規格、使用者介面,甚至預先規劃SEO策略。這份指令彌補了當時GPT-3.5模型上下文長度有限、易產生幻覺的不足。歷時兩個月,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誕生,雖然初期一張漫畫翻譯耗時10分鐘,但已驗證技術可行性。隨後,他集結公司同事,利用業餘時間將原型產品化,成功讓AI Manga Translator上線,實現了從概念到產品的快速迭代。

 漫畫翻譯市場需求與潛在風險

 漫畫翻譯市場需求多元:個人愛好者重視速度與口語化,專業團隊則結合AI初翻與人工精校提升效率。傳統漢化組效率有限,AI工具憑藉速度與成本優勢崛起,但存在版權風險、文化梗處理不足等挑戰。此外,市場競爭加劇,AI門檻降低可能導致同質化產品湧現,核心粉絲仍質疑AI翻譯的「生硬」表現。關鍵在於優化AI對文化細節的處理,同時規避版權爭議,提升使用者體驗。

 AI翻譯雖帶來效率革命,但文化適應性與法律風險仍是挑戰。平衡速度與品質,應對政策變動與市場飽和,將決定產品長期競爭力。強化AI細膩度並建立合法合作模式,是站穩市場的關鍵。

 從「大膽嘗試」到「想清楚再做」

 蘇謹深的成功在於把握AI趨勢並深諳產品之道。他發現許多技術人才因畏懼失敗而不敢推出產品,「有人寫了半年程式卻遲遲不上線,連域名都閒置兩年」。他鼓勵這類人要勇敢接受市場檢驗,同時提醒激進開發者避免陷入「待辦清單」等紅海市場,應聚焦細分需求,逐步驗證。

 據估算,2024年5月產品上線、6月加入金流並開通付費。AI Manga Translator上線三個月營收突破1萬美元,後續保持30-40%月增長,驗證了市場需求。團隊陸續新增批量上傳、Chrome擴充等功能優化體驗。蘇謹深認為AI不是生存必需,但能「拓展可能性」,他持續探索AI應用邊界,強調實踐力比完美程式更重要——關鍵在於保持好奇心、勇於嘗試的堅持精神。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

免責聲明:本網頁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概與本公司無涉。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可跌。

【了解更多最快最新的財經、商業及創科資訊】

👉🏻 追蹤 WhatsApp 頻道 BusinessFocus

👉🏻 下載 BusinessFocus APP

👉🏻 立即Follow Instagram businessfocus.io

最新 金融投資熱話專頁 MarketFo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