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古美食?取長毛象DNA製「史前肉丸」 科學家卻不敢吃:怕死
近日一顆由滅絕物種長毛象基因,所研製而成的「史前肉丸」在荷蘭博物館展出。有傳該肉丸聞起來像鱷魚肉,不過研發者本人卻表示不敢吃,因為長毛象早在4千年前絕種,不知道食用具相關成份的肉丸後,對人體免疫系統是否有害,擔心嚴重或可致命。
綜合外媒報道,澳洲培植肉公司Vow旗下科學家團隊,通過取出長毛象肌肉蛋白的基因排序,放入羊隻肌肉母細胞中的幹細胞裡;當中部分欠缺的空白基因代碼,則由長毛象「最近親物種」非洲大象的DNA來填補,最後複製出200億個幹細胞,用於培植長毛象肉,進而製作出長毛象肉丸。
Photo from 路透社
報道指出,該肉丸於周二(28日)晚上在荷蘭阿姆斯特丹科學博物館(NEMO)展出,經過烘烤後色澤類似牛肉,據稱帶有鱷魚肉香味,但參與研究的昆士蘭大學生物工程教授Ernst Wolvetang表示,4,000年前絕種的長毛象肌肉蛋白放到現在充滿未知數,「不清楚進食後,會令免疫系統作出哪些反應」,因此推出市場前要先進行嚴格測試。
他補充,長毛象肉丸的研發在短短數周内完成,「異常簡單且快速」,雖然尚不能食用,但他仍認為,以保護環境為目的而培植出肉類的研究「很有意義」。
It's here! Introducing the #MammothMeatball, the world's first meat made from extinct animal protein ?
With @WunThompson, we're starting a conversation on what the future of food looks like (and from our view, it's pretty exciting) ?
Watch now at https://t.co/Xuk2CizLOI pic.twitter.com/64UUK4Wf1n
— Vow (@itsjustvow) March 29, 2023
值得一提的是,Ernst Wolvetang在受邀參加英國獨立電視臺(ITV)晨間節目「早安英國」(Good Morning Britain)訪談時,被問及未來是否有可能利用暴龍基因研發培植肉時表示,他坦言暴龍的基因排序其實並不難取得,因此不排除未來將研發出,含有暴龍成份培植肉類的可能。
另外,Vow共同創始人Tim Noakesmith指出研發長毛象肉丸的目的,旨在喚起人們對培植肉的關注。他認為,長毛象除象徵失去物種多樣性外,還代表氣候變遷的影響,所以才會選擇長毛象細胞來培植肉類,以替代屠殺動物所得來的現有肉類,解決因大規模飼養牲而排放大量二氧化碳,所導致的全球暖化問題,並稱這將成為肉類的可持續替代品。
Do you fancy a mammoth meatball for your breakfast this morning? ?
The Mammoth Meatball, is the world’s first meat created from the cells of the extinct Woolly Mammoth - a protein that hasn’t been seen on the planet for 5000 years.
Could T-Rex treats be next? pic.twitter.com/g3pg7QogOP
— Good Morning Britain (@GMB) March 28, 2023
查閲資料,長毛象又稱猛獁象,存活於500萬年至3,700年前,最後一批西伯利亞長毛象滅絕於西元前1,700年,當時正好是埃及建立金字塔之時,其絕種原因至今仍然成謎,普遍歸因於人類獵殺和冰河時期後的溫度上升。
據悉,培植肉類所需要的土地和水比飼養牲畜少很多,同時也不會排放加速氣候暖化的甲烷,研究顯示培植肉的誕生,能減少地球能源消耗約7%至45%。不過,相比植物肉,培植肉在市場上仍算少見,其中一個由培植肉公司Good Meat研發出的人造雞肉,目前只在新加坡出售。
另《衛報》報道,Vow公司至今已募集5,600萬美元(約4.4億港元)的投資金額,並對羊駝、水牛、鱷魚、袋鼠、孔雀等動物進行培育肉研究,其中由日本鵪鶉細胞研發而成的培植肉,預計將於今年在新加坡餐廳出售。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