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BusinessFocus app
中大商學院研究探討核數師之間的關係是否有違輪換制度之初衷

中大商學院研究探討核數師之間的關係是否有違輪換制度之初衷

Market Information Media OutReach
By Media OutReach on 17 Feb 2022
Media OutReach is the first full-service newswire company in Asia Pacific offering a totally integrated service of press release distribution and media monitoring with analysis service for the public relations and investors relations communities. Founded in 2009, the company is headquartered in Hong Kong with office in Singapore.

香港 - Media OutReach - 2022年2月17日 - 自2002年《薩班斯 — 奧克斯利法案》在美國通過以來,強制輪換核數師合夥人已成為全球普遍的做法。此法案簡稱為SOX ,其目的是保護投資者免於潛在造假帳的風險,並改善企業的財務披露。

 


來源:iStock

強制性核數師輪換制度旨在防止造假帳,但在中國,即將離任與即將上任的核數師之間的密切關係,令有關制度之有效性成疑

 

在SOX通過後一年,中國證劵監督管理委員會及財政部簽署了一項規定,要求上市公司定期輪換核數師,此項制度被稱為強制審計輪換制。該制度旨在防止核數師合夥人連續五年以上為同一家上市公司服務,同時禁止同一核數師合夥人在兩年冷卻期屆滿前恢復向同一客戶提供審計服務。

 

雖然規定出台已有18年,但人們對於會計師事務所在5年核數服務結束後,如何選擇新一任核數師合夥人所知甚少。同樣地,會計師事務所採用不同的輪換策略選擇核數師,會對經濟及核數質素造成哪些影響,人們亦知之甚少。

 

一群學者決定對中國複雜的核數師輪換模式進行研究,檢視即將離任與即將上任的核數師之間是否存在緊密的人際關係,以及這些聯繫可能對審計質量和核數師表現產生何種影響。

 

這項研究名為《核數師合夥人輪換的社會網絡分析》,由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教授兼公司治理中心主任吳東輝、紐芬蘭紀念大學教授Jeffrey Pittman,以及中央財經大學講師王林合作進行。

 

他們收集了2003至2015年期間的大量數據,來源包括CSMAR 數據庫(中國經濟金融研究數據庫)、A股公司年報、招股書,及中國註冊會計師協會編製的一個公共會計師資料庫。他們挑選了4,257對在任和繼任核數師,以及53,046對潛在核數師人選作為研究對象。

 

「關係」確保更平穩交接

 

研究人員找到大量證據證明,與上一任核數師有更多團隊合作經驗的核數師,在輪換時較有可能被挑選接任。換言之,會計師事務所更願意考慮與即將離任的核數師有專業「關係」的人選。

 

為什麼會計師事務所傾向於把需輪換之職位分派予熟悉離任合夥人的核數師?吳教授解釋,這種偏好源於會計師事務所如何務實地處理前後兩任人選之間的過渡情況。

 

他指出:「在一家客戶公司工作了5年的核數師,對這家公司累積了相當多的知識。這種針對特定企業的知識是複雜的,有時是微妙而無法言傳的。如果這位核數師本已認識下一任核數師,那知識轉移的過程會比跟一個陌生人交接順利得多。」

 

「客戶公司重視這種平穩的交接。首先,他們毋須承受換人後失去離任核數師所累積下來的知識。其次,他們不需額外支付大筆費用,來讓按小時收費的核數師花時間上手了解審計業務。」

 

研究發現,針對會計流程較複雜的公司,與在任核數師有「關係」的人選有較大機會被指派接替其工作。此外,若所有新任核數師的人選均對相關公司沒有任何了解,那麼與在任核數師有「關係」的人選就有較大優勢會被選中。

 

核數師關係或會影響客觀性

 

儘管選擇與即將離任核數師相熟的人選可能對企業有利,但這種做法引來一些質疑:兩位核數師之間的「關係」是否會降低審計過程的客觀性?這是否有違當初訂立SOX制度及其在中國應用的原意?吳教授承認,這些是其研究團隊所關心的問題,他們決定通過是次研究找出答案。

 

吳教授道:「沒有錯,相熟的繼任人或不會仔細審查前任的工作,以至有較少機會在核數過程中發現問題並作出糾正。本來五年任期屆滿換人,可以帶來一種『旁觀者清』的好處,但當兩任核數師關係密切,會計師事務所便可能無法受惠於此,那或會令輪換合夥人的做法徒勞無功。」


他續指,聘請相熟核數師的做法會被視作為偏袒。 這可能會妨礙新任核數師對前任的審計工作提出質疑,從而削弱新核數師的客觀性或獨立性。

 

吳教授表示,會計師事務所為確保前後兩任核數師輪換時交接順暢,或會忽略即將上任的人選的業務水平。這可能影響審計質素。

 

在不犧牲審計質素前提下實現更好的交接

 

研究團隊發現,新舊核數師之間的高度互信不僅加強了針對客戶的特定知識和專長的交接,而且提高了輪換之後的審計報告的準確性以及客戶滿意度, 從而消除了上述之憂慮。

 

吳教授說:「根據我們對審計質素的分析,我們沒有發現任何證據顯示當新合夥人與被輪換的合夥人關係密切時,審計質素會受到影響。」他指出,事實上,研究的證據證明,繼任人與在任核數師有過團隊合作經驗,實際上會增加其發出非標意見(Modified Audit Opinions,MAOs)的傾向。當客戶企業存在會計或披露問題時, 核數師通常會發出MAOs。因此,當研究發現繼任核數師實際上發佈了更多MAOs時,這意味著聘用「相熟」人選的做法不會損害新一任核數師在審計中的中立性和質素。

 

吳教授表示:「我們的MAO分析顯示,當即將上任的核數師與在任核數師有專業『關係』時,他們實際上就客戶即將出現的財務或會計問題,向市場提供了更準確的預警信號。」

 

相比其他現有文獻,是次研究就強制性核數師輪換制度提出一種更正面的新觀點。研究找到了新證據證實了企業確實較傾向聘用與即將離任核數師有『關係』的人選。研究亦有助於會計師事務所如何優化其核數師輪換機制,以繼續享受輪換所帶來的好處同時確保審計質素。

 

參考資料

Pittman, Jeffrey A. and Wang, Lin and Wang, Lin and Wu, Donghui, Network Analysis of Audit Partner Rotation (November 15, 2018). Available at SSRN: https://ssrn.com/abstract=3087491 or http://dx.doi.org/10.2139/ssrn.3087491

 

英文原文於中大商學院網站刊登,請登入https://bit.ly/3fIv0ly 瀏覽。


關於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

中大商學院成立於1963年,是亞洲區內首間開辦工商管理學士(BBA)、工商管理碩士(MBA)課程和行政人員工商管理碩士(EMBA)課程的商學院。中大商學院由兩個學院及四個學系組成,包括會計學院、酒店及旅遊管理學院、決策科學與企業經濟學系、金融學系、管理學系及市場學系。中大商學院共提供9個本科課程及18個研究生課程,包括碩士及博士課程,學院現有4,500逾名來自全球二十多個國家及地區的學生。

中大商學院的EMBA課程在2021年《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百強排行榜排名全球第19位,而MBA課程則於在2021年排名全球第48位。中大的商界校友人數逾40,000人,為香港各商學院之冠,其中不少校友為政府和商界的領袖與精英。

詳情查詢,請瀏覽中大商學院網頁http://www.bschool.cuhk.edu.hk或透過社交媒體追蹤我們的最新動態:

WeChat ID: CUHKBusinessSchool


#中大商學院

The issuer is solely responsible for the content of this announcement.

【了解更多最快最新的財經、商業及創科資訊】

👉🏻 追蹤 WhatsApp 頻道 BusinessFocus

👉🏻 下載 BusinessFocus APP

👉🏻 立即Follow Instagram businessfocus.io

最新 金融投資熱話專頁 MarketFo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