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BusinessFocus app
開放銀行賦能社會金融 銀行業借此換新天

開放銀行賦能社會金融 銀行業借此換新天

Market Information Media OutReach
By Media OutReach on 30 Jul 2019
Media OutReach is the first full-service newswire company in Asia Pacific offering a totally integrated service of press release distribution and media monitoring with analysis service for the public relations and investors relations communities. Founded in 2009, the company is headquartered in Hong Kong with office in Singapore.

導語:「開放銀行」的概念源起於英國,與之類似的提案有無界銀行、銀行開放平臺等。開放銀行,是為順應銀行平臺與第三方服務供應商平臺一體化趨勢,以客戶需求為導向,以生態場景為觸點,以API/SDK等技術為手段,以服務個人化、數據商業化為特徵,通過與第三方數據、演算法、業務、流程等的融合,實現業務驅動的應用架構轉型,從前臺到後臺的整體體系升級,從而變成新時代銀行。


中國臺灣 - Media OutReach - 2019年7月30日 - 2018年以來,伴隨著金融科技創新、銀行業務轉型的發展,一個數位化、智能化、開放性的銀行3.0時代正在到來。有文章將2018年稱之為開放銀行的元年,認為開放銀行將徹底改變商業銀行的服務模式、行銷模式、風控模式、運營模式,拓展銀行的服務邊界,最終改變銀行的增長曲線。銀行業將借此「換新天」。


2018年7月,IDC對146家亞太銀行的調查結果表明,七成銀行認為開放銀行能夠拓展客戶圈層,四成銀行相對直接或間接通過開放銀行創造收入。鑒於目前僅有不到10%的銀行可謂之具有「創新者」的身份,開放銀行業務正成為平衡銀行間創新競爭環境的一大潛力點。調查結果還表明,其中大多數銀行希望未來三年,其在開放銀行領域的核心能力得到逐步提升。


開放銀行漸成全球趨勢,大多數零售銀行都表示對開放銀行持「擁抱態度」。縱觀全球,這種態度的轉變在英國、歐盟為代表的市場中更多是為了滿足監管的要求,而在東南亞及中國為代表的市場中則更多是由金融科技創新發起,由市場驅動的力量來推動。


那麼究竟,何為「開放銀行」?


「開放銀行」的概念源起於英國,與之類似的提案有無界銀行、銀行開放平臺等。開放銀行,是為順應銀行平臺與第三方服務供應商平臺一體化趨勢,以客戶需求為導向,以生態場景為觸點,以API/SDK等技術為手段,以服務個人化、數據商業化為特徵,通過與第三方數據、演算法、業務、流程等的融合,實現業務驅動的應用架構轉型,從前臺到後臺的整體體系升級,從而變成新時代銀行。


「開放銀行」概念正「火熱」,港臺加速推動業務轉化


開放銀行本身存在一個發展模式。在英國,開放銀行是一個由監管出發引起的趨勢或概念,即由監管方主動發出指引或法令,強制性要求傳統銀行,金融機構無償或有償地開放客戶資訊。香港和臺灣的開放銀行亦是以法律或條令等監管的模式來驅動。


拿香港來說,「開放銀行」概念正「火熱」。香港金融管理局作為監管方,尚未明確表達對開放銀行業務框架進行強制性的立場,它更期待私營機構與公共部門共同參與協作,在開放銀行迎來高峰前找出業務上可能潛存的障礙。


2018年7月,香港金融管理局發佈經修訂的銀行業開放應用程式介面(API)框架,並分四個階段實施,以鼓勵多方提供創新及綜合服務,利用科技提升客戶體驗。具體而言,第一階段,截至2019年1月底,所有包括貸款、信用卡,理財等的銀行零售產品資訊基本公開,目前已經完成;第二階段,到今年 10月底,實現從第三方服務供應商的APP開戶;第三階段,開放既有使用者帳戶資訊,相當一個時間點的帳戶資訊截止;第四階段,進行支付和轉帳交易。後兩個階段要依據前兩個階段完成情況再來確定時間表。


臺灣金管會定調開放銀行采香港模式,由銀行與第三方服務公司(TSP)合作方式推動。在三階段的開放措施中,第一階段開放範圍是銀行商品資訊,如信用卡、基金、房貸利率等公開信息。第二階段是開放客戶資訊,且須獲得客戶授權,TSP可提供帳戶整合服務。第三階段是開放交易資訊。


金管會指示銀行公會負責研議開放範圍及與TSP合作的自律規範;財金公司負責制定API共通標準,包括技術與資訊安全標準;政大國際產學聯盟,則負責審閱財金的技術與資訊安全標準檔,也作為測試Open API驗證與測試平臺的角色,並歸集TSP業者意見給財金參考。


開放銀行:擁抱機會的另一面是風險開放


在我國,明確提出「開放銀行」一詞的時間並不長,但是圍繞著銀行的業務和服務的開放所進行的實踐卻早已有之。中國銀行早在2012年就提出了建立開放平臺的理念,並於2013年正式發佈中銀開放平臺,開放了涉及移動支付、投資理財、信用卡管理、帳戶管理、跨國金融服務等多項應用和1600多個介面。隨後,各大銀行紛紛展開探索,通過開放API,實現金融和用戶生活場景的連接,以期在銀行金融科技合作減弱的情況下提供更好的客戶體驗。


這一開放銀行金融創新的成功,在世界範圍內來看,是成功而矚目的。但站上「風口」的開放銀行,「騰飛」的機會愈大,背後的風險亦隨行。


開放銀行的另一面是風險開放。合作夥伴提供了場景合作,但風控作為核心能力卻少有輸出,銀行自身面對輸入風險、共振效應以及內外部風險疊加形成的新的暫時不可預測的風險是否已有應對策略,是否建立充分的緩釋和隔離機制,這些都需要提前予以考慮。


同時,由於我國開放銀行仍處於發展初期,實踐中也存在標準規範不一,准入機制缺失,資料安全防護薄弱,介面惡意調用等諸多風險隱患。未來開放銀行如何解決上述問題,既依賴於監管層面與國際接軌,制定統一的技術、資料標準和規範,也有賴於銀行從自身出發進行資源整合,建立資料安全保護和內部控制機制。


銀行業革新關鍵期,益博睿全程助力開放銀行安全實施


目前我國開放銀行面臨關鍵轉型期,選擇專業的合作夥伴,借鑒先進成熟的行事準則,或可成為我國開放銀行轉型平穩實施的一大助力。在這方面,長期以來致力於為金融機構提供成熟的決策系統和分析服務的益博睿可謂經驗豐富。


益博睿在大中華區主要的四大業務是:企業征信、決策分析、反欺詐和身份認證、數據品質和精准行銷。目前已與中國的眾多知名金融機構建立了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其中包括中國銀聯,中國前十大銀行、神州融、京東金融、陽光保險等金融機構,對銀行業的服務一直是益博睿重點業務之一。


自去年開放銀行概念受到關注以來,中國各大傳統銀行已呈現逐漸白熱化競爭狀態。益博睿在歐美開放銀行變革中持續探索,已形成卓有成效的解決方案體系,在策略、數據、洞見、實施等四個維度可以為開放銀行業務提供有益的借鑒和專業的服務,助力中國傳統銀行業務向開放銀行服務方向更安全、高效地完成轉變。


以在英國開展的可負擔能力檢查業務為例,客戶授權益博睿拿到帳戶資料,即可使用益博睿現有資料和PSD2提供的報表資料對帳戶資訊核實,通過Verdus平臺聚合並管理貸方和銀行之間的資料交換,持續監控收入、未償債務狀況等,進行收入估算,評估帳戶每月可支配收入,及客戶可負擔能力,提供符合其負擔能力的信貸產品建議,並在客戶需要時提高信貸申請效率以及用戶體驗。


在策略諮詢方面,傳統銀行在向開放銀行變革的過程中,面臨市場競爭壓力或監管驅動,無論是採取主動出擊嘗試構建個人化服務爭取更多客戶或搶佔市場佔有率,還是採取暫且觀望態度考慮一個更穩妥的實施角度,都要根據自身市場定位、風險偏好等,制定一個戰略性選擇。益博睿對零售銀行的管理策略擁有豐富的經驗,並對中國市場有超過數十年的深入了解,借助團隊在銀行業和開放銀行領域的經驗,可以幫助銀行分析現狀,制訂開放銀行發展戰略以及具體的實施路線。


開放銀行真正實現「開放」,最核心的開放因素在數據,即機構內部的數據整合、對外輸出,以及外部數據應用。益博睿恰恰在數據分析方面,不僅有極具實力的團隊進行分析整合服務,還具備成熟的數據整合產品,實現多元數據的自動整合構建,例如其反欺詐領域的CrossCore,就帶有多元數據整合的功能,能夠快速精准地把數據整合做到位。


在洞見層面,以新技術作驅動,對大量數據進行分析以更為深入挖掘前所未有的深刻洞察。要實現即時、高效地對數據進行分析  和反應,此有賴于益博睿對技術應用的突破和實時連接技術。由資料轉化為洞見支援的過程,是益博睿諮詢的強項。益博睿不斷對新技術、新應用進行長期的投資,建立創新實驗室X Lab,作為大腦,不斷研發出滿足並符合客戶需求的產品、技術及應用。另外,益博睿利用開放銀行中的新資料對傳統的風險評估模型進行強化和升級,構建一個更強大的風險評估模型平臺。在此基礎上,為開放銀行制定更多創新策略,為客戶預測下一個更好的服務或產品,比如一張更適合他/她的信用卡,或一款更符合他現階段的信貸產品。


實施部分,其實質是貫穿策略、資料、洞見的結論部分,即最終如何落實到客戶自身系統環境中來實施。在該層面,益博睿的產品家族基本上覆蓋了風險管理:包括資料整合平臺、反欺詐、全生命週期信用風險管理。對客戶而言,益博睿基本上可以滿足全生命週期過程中的需求。


借助金融科技,益博睿搭建開放銀行服務新生態


從根本上看,開放銀行變革的驅動因素,是銀行不斷演進的新技術,和不斷變化的客戶消費偏好。


開放銀行,聚焦真正的客戶核心觸點。于客戶而言,通過服務,能夠獲取更大的自由度,可以比較和無縫切換金融服務提供者;財務狀況聚合,不用處理多個帳戶;更高效獲取賬款處理等領域的金融服務等需求,實現處處可交互。


目前有不少基於互聯網反欺詐、互聯網聚合支付、互聯網理財、人工智慧、區塊鏈的SaaS平臺,都有較為領先的金融科技技術,但對於中小銀行而言應用難度還是太高,因為這些金融科技技術都是脫離特定場景的通用技術,要將這些技術應用到特定場景中還需要花很大的精力進行適配。


益博睿通過不斷研發的創新型產品及服務,與時並進,見證並引領銀行將傳統的封閉的體系與互聯網生態打通,為銀行在互聯網生態前線打下一片陣地,重新聯通銀行與客戶,讓銀行有了在互聯網生態中直接接觸客戶的機會,進而讓銀行更加清晰地了解到客戶相關數據,更加精准把握和洞悉客戶真實甚至潛在的需求。


借此,開放銀行可以真正體現服務的本質,益博睿即在其中支撐客戶營造這一生態的技術。銀行是社會經濟大生態的產物,銀行金融業的發展,將進一步促進社會經濟這個大生態的蓬勃發展。


【了解更多最快最新的財經、商業及創科資訊】

👉🏻 追蹤 WhatsApp 頻道 BusinessFocus

👉🏻 下載 BusinessFocus APP

👉🏻 立即Follow Instagram businessfocus.io

最新 金融投資熱話專頁 MarketFocus